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眼子菜属、角果藻属和水麦冬属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我国眼子菜属、角果藻属和水麦冬属1 9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研究。在对比观察的基础上,总结了各属的特征,归纳了眼子菜属的花粉类型,并讨论了一些有关分类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沿阶草亚科植物的叶表皮特征及其在分类学上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了沿阶草亚科(Ophiopogonoideae)3属39种1变种叶 片远轴面的表皮特征。认为这些气孔器周围的邻近细胞和表皮细胞特征在分类上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主要是:(1)有助于沿阶草属、山麦冬属和球子草属种间和属间种类的鉴别;(2)给这些植物类群的分类提供了有用的性状;(3)对沿阶草属的归类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4)为探讨沿阶草亚科内3个属间的亲缘关系提供了有益的证据。并认为,这三个属的气孔器邻近细胞和表皮细胞特征的演化趋势为无气孔带类型→无角质突起类型→具角质突起类型(具气孔带)。根据这些特征和外部形态性状认为这三个属 的亲缘关系比较密切,应归属于同一个大类群—沿阶草亚科。  相似文献   
3.
为了揭示多拷贝基因的进化方式,对濒危植物木根麦冬(Ophiopogon xylorrhizus Wang et Dai)3个居群、6个个体的294个5S rRNA基因拷贝及其姐妹种林生麦冬(O.sylvicola Wang et Tang) 的45个拷贝进行了DNA测序和序列分析,并以这个迄今发表的最大的单个物种的5S rDNA基因数据,以PAUP程序重建了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所得序列呈高度多样性,长度变化在307-548碱基之间,仅13对(3.8%)相同,序列分化指数较高:木根麦冬是0.078,林生麦冬是0.032,两物种间是0.149;2)100%的统计值支持两物种的5S rRNA基因分别来自于祖先种的一个拷贝,即“建立者拷贝”,这个拷贝在物种形成之后进行了一系列连续的扩增,形成一个直系的基因家族,而祖先种的其他拷贝在物种形成后被丢失;3)不同拷贝是独立进化的,序列间的一致化过程很弱,这在串联重复的rRNA基因中是罕见的;4)木根麦冬居群间曾存在频繁的基因交流,使5S rRNA基因的许多拷贝扩散于不同居群,维持着种内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可以认为是某些近期发生的变化,阻止了居群间的基因交流,导致该物种广泛的自交,发生自交衰退,并最后导致濒危。  相似文献   
4.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5个地区6个麦冬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选用10条扩增带型清晰且重复性好的引物进行扩增,共获得115条带,其中89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例为77.39%。当遗传相似系数(GS)为0.61时,可将6个麦冬居群分为2大类群。居群的GS平均值为0.643,表明供试居群之间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且地域越近的其亲缘关系关系越近。研究表明ISSR分子标记技术能够很好地用于不同地域同种物种的亲缘关系分析。  相似文献   
5.
郭英兰 《菌物系统》2001,20(3):301-303
钉孢属的2个新种和1个新组合:生于参薯Dioscorea alata和毛胶薯蓣Dioscorea subcalva上的毛胶薯蓣钉孢Passalora dioscoreae-subcalvae,生于薯蓣属Dioscorea sp.上的薯蓣生钉孢Passalora dioscoreiicola,和生于山麦冬Liriope spicata和沿阶草属Ophiopogon sp.上的麦冬钉孢Passalora liriopes。研究的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6.
川麦冬中的新C27甾体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百合科植物川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 Ker-Gawl.)块根中分离得到4个C27甾体甙类化合物,其中两个为新化合物:ophipojaponin A(1)和B(2)。它们的结构通过波谱和化学方法鉴定为:pennogenin3-O-[2′-acety-α-L-rhamnopyranosyl(1→2)]-β-D-xylopyranosyl(1→3)-β-D-glucopyranoside(1),26-O-β-D-glucopyranosyl-(22ξ,25R),-3β,14α,22ξ,26-tetrahydroxyfurost-5-ene 3-O-α-L-rhamnopyranosyl(1→2)]-β-D-xylopyrano-syl(1→3)-β-D-glucopyranoside(3)and ruscogenin 1-O-[α-L-rhamnopyranosyl(1→2)]-β-D-xy-lopyranosyl(1→3)-β-D-fucopyranoside(4)。  相似文献   
7.
郭英兰 《菌物学报》2001,20(3):304-305
钉孢属的2个新种和1个新组合生于参薯Dioscoreaalata和毛胶薯蓣Dioscorea subcalva上的毛胶薯蓣钉孢Passalora dioscoreae-subcalvae,生于薯蓣属Dioscoreasp.上的薯蓣生钉孢Passalora dioscoreiicola,和生于山麦冬Liriope spicata和沿阶草属Ophiopogon sp.上的麦冬钉孢Passalora liriopes。研究的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8.
钉孢属的2个新种和1个新组合: 生于参薯Dioscorea alata和毛胶薯蓣 Dioscorea subcalva上的毛胶薯蓣钉孢 Passalora dioscoreae-subcalvae ,生于薯蓣属Dioscorea sp.上的薯蓣生钉孢Passalora dioscoreiicola,和生于山麦冬 Liriope spicata 和沿阶草属 Ophiopogon sp.上的麦冬钉孢 Passalora liriopes。研究的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 (HMAS)。  相似文献   
9.
基于MaxEnt最大熵模型和ArcGIS10.2软件,利用阔叶山麦冬(Liriope muscari (Decne.) L.H.Bailey)205条有效分布记录和10个生物气候变量,对现代和未来4个时期ssp245和ssp585气候情景下阔叶山麦冬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评估了制约阔叶山麦冬现代潜在分布区的主导气候因子。结果表明,训练及测试的AUC值范围分别为0.9861—0.9877和0.9849—0.9869,阔叶山麦冬现代潜在适生区的预测结果可信度较高。现代气候条件下阔叶山麦冬的潜在适生区主要分布于中国江西、安徽、广西、浙江、重庆及四川东部等地;总适生区面积占比为0.73%,其中高度、中度、一般适和低度适生区分别为0.08%、0.12%、0.17%和0.36%。影响其现代潜在适生区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为温度(bio11、bio10和bio4)和降水量(bio18和bio16)。未来4个时期2种气候情景下阔叶山麦冬适生区总面积较现代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在ssp585情景下,2090s时期适生区面积减少达到了0.68%。以上结果都为阔叶山麦冬的栽培、引种以及进一步探究单个气候因子对阔叶山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麦冬维管束个数,为其鉴别提供依据.方法:对样品进行冷冻切片,用间苯三酚-浓盐酸(1:1)染色,统计维管束个数.结果:49批次样品中,28批次中出现维管束多于22个,最多达26个.结论:本结果可为麦冬的显微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