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2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观察野外鸟,兽食性的方法简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生武 《四川动物》1992,11(1):43-44
食物对动物的生殖、生长发育、地理分布、季节迁移和死亡等生命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各种动物的食性决定其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人类决定其益害关系的主要依据。作者以多年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们于1982~1987年的4~9月,在山西省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对长尾山椒鸟(Pericr-ocotus ethologus)的种群数量作了初步观察。本区位于吕梁山中段(东经111°21′~111°33′,北纬37°45′~37°55′。面积10,443.5公顷),其自然概况见刘焕金等(1986),本文不另赘述。一、迁徒季节长尾山椒鸟六年(1982~1987)迁徙情况是:每年迁来本区的时间最早为4月17~23日,其年间差别1~6天,最晚迁离日期为9月22~28日,年间差异为1~6天。种群居留期158~159天;迁离后的间隔期为206~207天。种群此地的居留时间相对稳定。二、种群数量的年变动逐年数量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   
3.
4.
云南西双版纳桑寄生植物传播与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肖来云  普正和 《生态学报》1994,14(2):128-135
在西双版纳地区桑寄生植物的种子是鸟类传播。传播的鸟类主要是啄花鸟科的纯色啄花鸟,红胸啄花鸟,朱背啄花鸟和黄肛啄花鸟等。桑寄生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一是鸟类蚕食除去外果皮的种子或外果皮果肉相互连着的种子,经消化道消化吸收大部分果肉或外果皮后,将种子排出体外,其次是鸟在觅食中遗漏种子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四川雀形目燕科、鹤鸰科、山椒鸟科、鹎科、伯劳科、黄鹂科、卷尾科、鸦科、山雀科、绣眼鸟科、文鸟科、雀科和科等13科49种另2亚种鸟类的巢和卵进行了记述。其中我国特产鸟类黑额山噪鹛的巢、卵和山噪鹛的卵均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6.
鸟凤考     
庞秉璋 《化石》1997,(1):30-31
1.鸟凤南宋·范成大(1126—1175)《桂海虞衡志》第六篇志禽载有一种珍禽,曰:“鸟凤,出桂海左、右两江峒中,大如喜鹊,给碧色,项毛似雄鸡,头上有冠,尾垂二弱骨。长一尺四五寸,至杪始有毛,其形略似凤。音声清越如笙萧,能度小曲合宫商,又能为百鸟之音,被处亦自难得”。鸟凤究属何鸟?前人有说。Read定为长尾鹦鹉PsittaculaLong icauda:朱建霞译述为鸡尾鹦鹉Nymphicushollandicus。f二者仅列种名,均无考释。按:长尾鹦鹉在我国为西南山地亚区可疑种,分布在四川、云南…  相似文献   
7.
李义明  李典谟 《动物学报》1998,44(2):150-156
分析了面积,海拔高度,离物种源的最小距离,岛屿形状和人类活动对舟山群岛蛙类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物种多样性与岛屿面积和最高海拔明显相关。但物种多样性与离物种源的最小距离没有显著相关性。这说明钫屿形成后蛙类与岛屿间很少发生迁移和再定居,物种数处于“非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8.
海南岛苏铁一新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念 《植物分类学报》1998,36(6):552-554
葫芦苏铁(佛肚苏铁)新种图1CycaschangjiangensisN.Liu,sp.nov.TYPE:Hainan(海南),Changjiang(昌江),hilgrases,alt.800~900m,19970610,N.Liu(刘念)9700...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近年方面对艾滋病患者合并鸟-胞内分枝杆菌感染的研究动态,介绍该菌的构成,生物学特征,血清型等病原学及流行特征,叙述其发病机制,病理学,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诊断;以及常用药物和新的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应用,耐药问题及多种药物联用等治疗方法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鸟类呼吸与发声的神经调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鸟类的发声产生于呼吸过程的呼气相;呼吸与发声中枢控制通路间具有复杂的纤维联系,构成“发声通讯复合体”;前脑的RA是鸣禽协调呼吸与发声的高位中枢;脑干部的DM、nRAm、PBvl、IOS、RVL及Ⅻts等核团参与呼吸肌及鸣肌活动的调节,使呼吸与发声的配合准确、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