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0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数种农药对蚕豆根腐病的田间防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验室内探讨了三唑酮,甲基硫菌灵,福美双,恶霜灵和甲霜灵等5种杀菌剂单用或混用对蚕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据此,在田间开展了杀菌剂拦种和杀菌剂与杀虫剂混用防治蚕豆根腐病的研究,第1年的结果表明,在11个处理中,三唑酮单独拌和效果最为显著,与对照相比,在0.01ga.i.kg^_1种子的剂量下,使6周龄植株的根腐病指数降低51.5%,成株累计死亡率减少36%,单株种子产量提高21%,每公顷种子产量增加97.6%,其他处理未取得显著防效,第2年开展的三唑酮拌种是防治蚕豆根腐病的有效措施之一。但杀菌拌种应与其他防治措施综合应用,方可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广西植物》1988,(4):352-352
<正> 本刊用“Guihaia”作为外文刊名,是取自“桂海”的汉语拼音,并予拉丁化缀以“a”字尾而成。 “桂海”一词,较早出现在我国南朝梁文学家江淹的《杂体诗·袁太尉》:“文轸薄桂海”诗句中,以“南海有桂,故曰桂海”。桂海是泛指南方近海地方。其后,南宋诗人范成大曾任静江府(府治今桂林市)和广南西路(今广西)地方长官,就其见闻,追述广西山川、风物、花、果、草木的名著《桂海虞衡志》,亦用“桂海”一词,概指广西地区。 本刊采用书写简便的“Guihaia”为外文刊名,仅为学术交流时,在外文文献上便于引用而已。  相似文献   
3.
《广西植物》1987,(3):214-214
<正> 本刊用“Guihaia”作为外文刊名,是取自“桂海”的汉语拼音,并予拉丁化缀以‘a”字尾而成。 “桂海”一词,较早出现在我国南朝梁文学家江淹的《杂体诗·袁太尉》: “文轸薄桂海”诗句中,以“南海有桂,故曰桂海”,桂海是泛指南方近海地方。其后,南宋诗人范成大曾任静江府(府治今桂林市)和广南西路(今广西)地方长官,就其见闻,追述广西山川、风物、花、果、草木的名著《桂海虞衡志》,亦用“桂海”一词,概指广西地区。  相似文献   
4.
《广西植物》1987,(2):114-114
<正> 本刊用“Guihaia”作为外文刊名,是取自“桂海”的汉语拼音,并予拉丁化缀以“a”字尾而成。 “桂海”一词,较早出现在我国南朝梁文学家江淹的《杂体诗·袁太尉》:“文轸薄桂海”诗句中,以“南海有桂,故曰桂海”,桂海是泛指南方近海地方。其后,南宋诗人范成大曾任静江府(府治今桂林市)和广南西路(今广西)地方长官,就其见闻,追述广西山川、  相似文献   
5.
《广西植物》1987,(4):292-292
<正>本刊用“Guihaia”作为外文刊名,是取自“桂海”的汉语拼音,并予拉丁化缀以‘a”字尾而成。 “桂海”一词,较早出现在我国南朝梁文学家江淹的《杂体诗·袁太尉》: “文轸薄桂海”诗句中,以“南海有桂,故曰桂海”,桂海是泛指南方近海地方。其后,南宋诗人范成大曾任静江府(府治今桂林市)和广南西路(今广西)地方长官,就其见闻,追述广西山川、风物、花、果、草木的名著《桂海虞衡志》,亦用“桂海”一词,概指广西地区。  相似文献   
6.
《广西植物》1989,(3):220-220
<正>本刊用“Guihaia”作为外文刊名,是取自“桂海”的汉语拼音,并子拉丁化缀以“a”字尾而成。 “桂海”一词,较早出现在我国南朝梁文学家江淹的《杂体诗·袁太尉》:“义转薄桂海”诗句中,以“南海有桂,故曰桂海”,桂海是泛指南方近海地方。其后,南末诗人范成大曾任静江府(府治今桂林市)和广南西路(今广西)地方长宫,就其见闻,追述广西山川、风物、花、果、草木的名著《桂海虞衡志》,亦用“桂海”一词,概指广西地区。 本刊采用书写简便的“G时ha协”为外文刊名,仅为学术交流时,在外文文献上便于引用而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