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桦雌花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七年生白桦嫁接幼树雌花发育过程中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玉米核苷素(ZR)及赤霉素(GA)的含量结果表明:ABA的含量先升后降,高浓度2R分别与低浓度的IAA、GA协同作用可促进白桦雌花分化。  相似文献   
2.
白桦雌花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动态变化(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七年生白桦嫁接幼树雌花发育过程中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玉米核苷素(ZR)及赤霉素(GA)的含量结果表明:ABA的含量先升后降,高浓度ZR分别与低浓度的IAA、GA协同作用可促进白桦雌花分化.  相似文献   
3.
从植株群体和单穗调查分析‘草莓荔’雌雄花开花特性,结果表明,‘草莓荔’雌雄花交替开放的顺序主要是雌→雄,即前期开雌花,后期开雄花;但也有少量交替开放顺序是雄→雌→雄,即先开雄花,中期开雌花后再开雄花。植株群体的花期和雌雄花开放相遇时间比单穗长,更有利于传粉受精。落果从花后15d开始出现,并在花后18~25d出现第一次落果高峰,落果最多,开花后51~58d为第二次落果高峰。  相似文献   
4.
以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Muell.Arg.)RRIM600、GT1、RRII105、IAN873、RRIM712、PB217等6个品种为对象,对不同品种橡胶树雌花分布和座果位置进行了观察和统计。结果表明:不同橡胶树品种间,圆锥花序上雌花的个数、雌花在花序上的位置分布和结果侧枝上的花序数存在极显著差异。雌花和果实在圆锥花序上的分布规律相似,主要分布在圆锥花序的顶端和下部;结果花序主要分布在结果侧枝的下部,圆锥花序距离树干越远,则花序结果的几率越小。因此,在橡胶树杂交育种时,可以只对相关品种座果率高的结果侧枝相应位置上的花序及花序上相应的雌花进行授粉,而摘掉其余座果率低的花序和雌花,从而提高杂交育种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5.
白桦雌花序抑制性消减文库构建及ES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超  杨传平  魏继承  姜静 《植物研究》2008,28(3):293-298
为研究白桦雌花序发育过程中特异基因的表达,以白桦雌花序样品为tester,雄花序样品为driver,利用SMART策略构建了白桦雌花序抑制性消减(SSH)文库。构建SSH文库的重组率为72%,插入片段的平均长度为400 bp左右。随机挑选文库克隆测序,获得150条EST序列,这些序列被GenBank的dbEST数据库收录,收录号为EE284580-EE284681,EE595316-EE595363。通过BlastX对EST进行功能注释,并对其中同源性较高的111条EST按功能进行分类,EST功能涉及了代谢、细胞防御、转录调节、能量代谢及信号传导等途径。发现了多个已知的控制花发育相关的EST,它们占已知功能EST的21%其功能涉及到调控花序形成和花分化、调控花粉与柱头亲和性以及调控花粉管发育等,包括MADS-box、S-locus F-box等基因。这些EST的获得为了解白桦花期基因表达,白桦花发育相关基因克隆和功能解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白桦雌花发育、大孢子发生及胚胎发育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姜静  李同华  庄振东  杨传平 《植物研究》2003,23(1):T007-T009
白桦雌花从开花到雌性器官的成熟需经历1个月左右的时间,解剖学观察表明:四月下旬越冬的雌蕊原基开始了活跃的分裂和分化。子房和柱头开始生长。四月末开花,五月初授粉。此后胚珠开始长大。五月中旬即分化形成珠被,珠心,珠被为单层珠被,胚珠为厚珠心胚珠,胚珠倒生,五月中下旬,珠心内产生大孢子母细胞,一周左右发育为成熟胚囊-七细胞八核胚囊,五月末完成双受精,白桦胚胎发育经过合子,原胚,球形胚,心形胚和鱼雷形胚等时期最后发育成熟,胚乳发育与胚胎同步,即受精的极核进行几次分裂后形成核型胚乳,胚乳核不断增多,在形成心形胚后胚乳细胞形成细胞壁。  相似文献   
7.
铁核桃叶片矿质元素和内源激素含量与雌花芽分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铁核桃(Juglans sigillata Dode)叶片和花芽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确定铁核桃雌花芽生理分化和形态分化期,并采用分光光度法、凯氏定氮法、钼锑抗比色法以及ASS法测定花芽分化期叶片中叶绿素和主要矿物质含量,运用液质联用法(HPLC-MS)对花芽分化期雌花芽、雄花芽和叶片中内源激素含量进行分析,探讨铁核桃叶绿素、矿物质和内源激素含量与雌花芽分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铁核桃叶片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在雌花芽生理分化前增加,在形态分化期呈现高峰值。(2)从生理分化到形态分化转换期,铁核桃叶片中Ca、Mg含量降低,K含量升高;在花芽分化过程中,叶片中P含量呈持续下降趋势,Fe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Zn含量呈‘M’型变化。(3)铁核桃叶片、雌花芽和雄花芽中GA_4含量在生理分化期急剧下降,而在形态分化期呈现高峰值;雌花芽、雄花芽中ABA和ZR含量在花芽分化过程中均呈‘M’型双峰曲线,而叶片中ZR浓度持续呈现低含量水平,并在雌花芽分化的生理分化期有峰值;形态分化期花芽中IAA浓度较低。4月底~5月中旬是贵州铁核桃雌花芽由生理分化向形态分化转化的关键期;叶片中高含量的叶绿素和雌花芽中低浓度的IAA、GA_4利于雌花芽初期发育;雌花芽分化过程中消耗大量P,叶片中高含量的K与雌花芽分化关键期关系密切,而Ca、Mg、Zn与雌花芽形态分化关系密切;雌花芽中高浓度的ABA、ZR对生理和形态分化均有显著作用,高含量的GA_4参与花原基的形态建成。  相似文献   
8.
薄壳山核桃在南京的开花物候期观察和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种植于南京的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 (Wangench.)K.Koch] 18个品种(系)的开花物候期(包括雌花和雄花的单花开花过程和花期以及雄花散粉期和雌花可授期)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供试的18个品种(系)雄花单花的开放过程包括花被裂开、雄花变黄、花药散粉、花药变黑和小花脱落5个时期,其开放过程持续天数为13~22 d;各品种(系)雄花集中在4月下旬进入初花期,5月中下旬进入落花末期,雄花的整个花期持续天数为16~24 d.雌花单花的开放过程包括子房显露、柱头裂开、柱头倒“八”字形、柱头枯萎和子房膨大5个时期,其开放过程持续14 ~ 22 d;雌花集中在4月下旬进入初花期,末花期集中在5月中旬,雌花的整个花期持续天数为12 ~23 d.18个品种(系)的雌花可授期天数为3~10d、雄花散粉期天数为4~9d,多数品种(系)的雄花散粉期与雌花可授期天数为7d.依据雌花和雄花开放的先后顺序可以确定其中的12个品种(系)为雌先型,5个品种为雄先型,仅1个品种为同时型;并根据观察结果确定了22个可行的授粉组合.适宜的品种配置方案为‘马罕’(‘Mahan’)、‘西奥克斯’(‘Sioux’)、‘金华’(‘Jinhua’)、‘卡多’(‘Caddo’)和‘波尼’(‘Pawnee’).  相似文献   
9.
从植株群体和单穗调查分析‘草莓荔’雌雄花开花特性,结果表明,‘草莓荔’雌雄花交替开放的顺序主要是雌→雄,即前期开雌花,后期开雄花;但也有少量交替开放顺序是雄→雌→雄,即先开雄花,中期开雌花后再开雄花。植株群体的花期和雌雄花开放相遇时间比单穗长,更有利于传粉受精。落果从花后15d开始出现,并在花后18~25d出现第一次落果高峰,落果最多,开花后51~58d为第二次落果高峰。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南蛇藤MADS-box转录因子对其雌花发育和果实形成的调控信息,本文基于南蛇藤的转录组数据,获得15个具有全长开放阅读框的MADS-box转录因子(ColMADS),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性质和结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因comp37814_g1和comp41380_g2属于M-type家族,不含有K盒结构,其他均为MIKC家族;除了comp37713_g1之外,其余均属于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均含有α-螺旋、扩展链结构、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其中α-螺旋所占比例最高;序列主要包含5种保守基序,基序1和基序2分别含50个氨基酸且属于该基因家族的保守基序,仅基序1含有MADS盒。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南蛇藤ColMADS转录因子被分为10个进化支,分属于不同类型的亚家族及不同的组。另外,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揭示了这些基因在南蛇藤盛花、落花和幼果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2个基因在盛花期相对表达值最高,9个基因在落花期相对表达值最高,在幼果形成过程中有4个基因显著上调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