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金建华 《化石》1992,(1):4-5
古植物学界一般认为,(陆生植物)起源于绿藻,即在志留纪末期至泥盆纪初期。由于造山运动,陆地面积不断扩大,原来生活于水中的绿藻中的丝状藻植物,开始向两个方向进化,一方面是进化到配子体占优势的苔蓟植物;另一方面是进化到无性世代的孢子体占优势的最原始的蕨类植物,从而形成了第一个陆生植物群——裸蕨植物群。那么,植物的登陆又经历了哪些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
长瓣兜兰     
《广西植物》1994,(1):2-2
长瓣兜兰绘图:邹贤桂栽培及配文:谭珍华俸宇星长瓣兜兰(PaphiopedilumdianthumTangetWang)是我国植物学家唐进和汪发瓒1940年在《静生生物调查所汇报》上描述的新种,分布于广西和云南东南部,生于海拔1000—1800m的树干...  相似文献   
3.
陆生盐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吸收积累了大量的Cl和Na;从海向陆随着土壤和植被的生态演替,植物中Cl和Na的浓度逐渐降低;N与Cl、Na有相似的水平分布规律;植物种类是影响元素吸收积累的主要因素。在盐地碱蓬中N、P、K、Ca、Mg、Na、Cl、Mn和Zn的含量均是生长前期较高,随着其生长老化逐渐降低,大穗结缕草、白茅与盐地碱蓬相比,Ca的含量前期低后期高,Na、Mn、Cu和Zn的季节变化不明显。参加盐地碱蓬系统生物循环的元素中,Cl和Na的比例最大,在大穗结缕草和白茅生态系统中比例较小;由于白茅被收割利用,一些元素从此生态系统中流失。  相似文献   
4.
贵州淡水及陆生贝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晓融 《四川动物》1996,15(3):111-112
贵州淡水及陆生贝类沈晓融贵州省卫生防疫站贵阳550001贝类与人关系密切。有些贝类可供人们食用或药用,或作禽畜的饲料及鱼的饵料,它们的贝壳还可作工艺品,有些种类是危害人畜、家禽和鱼类寄生虫的中间宿主,陆生贝类多为农业害虫。贵州是一个内陆省份,境内地形...  相似文献   
5.
王堃  任彦栋  邱强 《遗传》2021,(4):291-294
泥盆纪时期(4亿年前)脊椎动物登陆事件是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需要脊椎动物在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等诸多方面进行系统革新[1,2],从而适应从水生到陆生环境的改变。长期的古生物学和系统分类学研究显示,现存四足动物最近的鱼类近亲是肺鱼,而肉鳍鱼亚纲(包含空棘鱼、肺鱼和四足动物)与辐鳍鱼亚纲(常见的各种鱼)被统称为硬骨鱼纲。长期以来,肺鱼和早期辐鳍鱼类这些“活化石”鱼类基因组一直缺乏系统研究,特别是肺鱼拥有已知脊椎动物中最大的基因组(40 Gb以上),分析难度极大,因而硬骨鱼祖先到肉鳍鱼祖先再到陆生脊椎动物演化历程中的遗传创新机制这一重大科学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答。  相似文献   
6.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响应规律和陆地植物适应对策已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在分析气候变暖和降水变化对不同生态系统植物C∶N∶P的影响、CO2浓度升高对不同光合途径物种元素的影响,以及氮沉降对土壤 植物元素影响的短期和长期效应等基础上,从植物生理特性和土壤有效营养元素变化等方面揭示了其可能存在的内在机理,以期为研究C、N、P化学元素在土壤 植物之间传递与调节机制、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元素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理论依据.最后提出了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对几种常见陆生能源植物的开发前景进行了简单分析比较,希望能为我国能源植物的发展和投资方向提供理论依据,缓解石化资源紧缺,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相似文献   
8.
陆生软体动物染色体制备方法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涛 《动物学杂志》1995,30(6):27-29,64
本文对陆生软体动物染色体制备方法作了较详尽地讨论,并结合灰巴蜗牛染色体制备,对原有方法作了部分改进。确定了适宜于陆生软体动物染色体制片的取材时期为5月,8月和9月,秋水仙素作用浓度为3-5μg/ml,用温浴方法低渗,固定采用甲醇、冰醋酸梯度固定,并运用火焰干燥法制片,可以得到较理想的染色体分裂相,为陆生软体动物染色体遗传研究打下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国典型地带陆生等足类的区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国孝 《动物学报》2000,46(3):255-264
通过对我国5个典型地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高寒带)20个样点进行陆生等足类的调查采集,共发现陆生等足类11科、29属、72种。由于各地带自然环境明显不同,造成了物种分布上的差异,其中热睡亚热睦区种类最多,分别为38种和47种,两地带物种共占总种数的80%以上;曙带和温带地区仅发现9种,而高寒带由于平均气温在0℃以下,不利于陆生等足类的生存,故迄今仅发现2种。其区系特点为:(1)区系分布的地带性  相似文献   
10.
海藻肥料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隋战鹰 《生物学通报》2006,41(11):19-20
利用海藻的特殊生化特性和各种有效成分来影响陆生植物的生长,早已引起海藻学家和农学家的关注,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海藻肥料在农业上已被广泛应用。海藻肥料可施用于粮食作物、果树、蔬菜、花卉、苗木和草坪等,能明显提高某些作物的产量,改善植物的品质,延长果实的生命期,增加作物的耐寒性,并能杀死和抑制病虫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