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7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0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银杏叶不同生长期总黄酮的含量测定(简报)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陈秀珍   《广西植物》1988,(4):363-364
木文研究了银杏(Ginkgo biloba L.)不同生长期叶的总黄酮含量,研究结果表明,秋季叶含黄酮量较高,结果株叶总黄酮含量比不结果株高。  相似文献   
2.
白萝卜提取物诱生干扰素的有效成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实验用CF-11纤维素柱层析,从白萝卜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到一种双链RNA,简称E.R.s.r-dsRNA(全称见正文)。实验证明,E.R.s.r-dsRNA在家兔体内可诱生高水平的干扰素;纳克(ng)水平即可在体外细胞培养中抑制病毒感染。E.R.s.r-dsRNA分子量略小于1.34×10~6道尔顿,它对RNase的耐受性比Poly Ⅰ:PolyC强。推测E.R.s.r-dsRNA可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用~3H-TdR掺入法研究花粉提取物对带瘤小鼠胸腺T细胞在有丝分裂原作用下增殖反应的影响。并用酵母多糖混合玫瑰花形成试验,观察其胸腺细胞中T、Tr和T_μ细胞数量变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带瘤小鼠胸腺细胞的增殖反应均低于正常小鼠,经花粉提取物灌胃后,其胸腺细胞的增殖反应均有不同程度提高;T、Tr及T_μ细胞数均比对照组升高。说明花粉提取物具有促进免疫细胞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1983年,Lohka和Masui首先报道,用精子染色质与卵提取物一起温育,可以组装成具有典型结构的细胞核。这种核不仅具有合成DNA的能力,而且还能进入M期。同年,  相似文献   
5.
6.
银杏叶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叶的开发利用李中岳(合肥林业学校,230031)刘杏娟(安徽省定远县林业局)银杏叶的综合开发利用已在国内外成为新的热点。本文分析了银杏叶的利用价值和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趋势;提出发展银杏叶用林的栽培技术及银杏叶加工工艺流程等。这对我国银杏叶资源深度开...  相似文献   
7.
银杏叶—新药宝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叶形似小扇,又颇像鸭脚,自古就深受人们的喜爱,但在它奇特的外表掩映下,所拥有的巨大药用潜力和经济价值,却是古人所难以料到的。 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工作者对银杏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及其应用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这些工作表明:银杏药用价值最高的部分是叶。到了70年代,国内外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不同浓度的动物胃粘膜提取物对双歧杆菌生长繁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胃粘膜提取物对双歧杆菌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随着浓度增加为1%时,其菌数为4.45亿/ml,而不加提取物的菌数为2.53亿/ml,加胃粘膜提取物的比不加的菌数增长175.9%,促生长作用明显。证明胃粘膜提取物中含有促进双歧杆菌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银杏外种皮(Ginkgo biloba sarcotesta)与垂序商陆叶(Phytolacca americana leaf)提取物复配剂对小菜蛾及其主要危害对象十字花科植物幼苗的生理影响,本研究利用直接测量、显微解剖、分光光度法等多种方法测定了复配剂作用前后小菜蛾及十字花科代表性植物萝卜幼苗的生理变化。结果发现:复配剂处理下未被致死小菜蛾幼虫继续完成发育并化蛹结茧,但茧重及羽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复配剂未致小菜蛾幼虫肠道出现明显形状、颜色、表观结构变化,但显著降低了幼虫体内神经传导、解毒、抗氧化相关的乙酰胆碱酯酶、羧酸酯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复配剂对萝卜幼苗的株高、鲜重、干重有一定抑制效应,并引发幼苗体内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叶片电导率增加及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动态变化(先降后升)。结果提示,复配剂协同影响了小菜蛾幼虫体内神经、解毒、抗氧化多种生理机能,且复配剂毒性效应可持续小菜蛾整个生命阶段;其施用还诱发十字花科植物幼苗出现生长抑制及生理应激,因此在达到防治效果前提下应尽量降低复配剂的使用浓度。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女贞子提取物对帕金森病大鼠神经炎性反应及内质网应激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转录活化因子4(ATF4)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毁损法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36只随机平分为三组-模型组、左旋多巴组与女贞子组,每组各12只。左旋多巴组与女贞子组分别灌胃0.5 mL的左旋多巴、女贞子提取物,模型组给予无菌蒸馏水0.5 mL,2次/d,连续给药4周,检测大鼠神经炎性反应、内质网应激PERK/ATF4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左旋多巴组与女贞子组治疗第2周、第4周的探究性反应次数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女贞子组与左旋多巴组对比也有显著提高(P<0.05)。左旋多巴组与女贞子组治疗第2周、第4周的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女贞子组与左旋多巴组对比也有显著降低(P<0.05)。左旋多巴组与女贞子组治疗第2周、第4周的血清丙二醛、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一氧化氮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女贞子组与左旋多巴组对比也有显著降低(P<0.05)。左旋多巴组与女贞子组治疗第2周、第4周的黑质-纹状体组织PERK蛋白、ATF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女贞子组与左旋多巴组对比也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女贞子提取物在帕金森病大鼠的应用能改善神经功能,降低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还可抑制PERK/ATF4通路的激活,降低血清丙二醛、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一氧化氮含量,从而持续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