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0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近几年来,在武汉东湖,每到深秋至次年初夏都出现数量较多,主要附生在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体表的柄裸藻属(Colacium Ehr.)植物;在冬末春初,出现种群数量的高峰。自1981年至1984年,作者曾对它进行过有关形态、分类和生态方面的探讨。在本文仅简述其有关形态和分类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在武汉东湖,每到深秋至次年初夏都出现数量较多,主要附生在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体表的柄裸藻属(Colacium Ehr.)植物;在冬末春初,出现种群数量的高峰。自1981年至1984年,作者曾对它进行过有关形态、分类和生态方面的探讨。在本文仅简述其有关形态和分类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5.
本文记述采自云南澜沧江水系的鲤科(鱼丹)亚科鱼类一新属新种。新属裸(鱼丹)属Gymnodanio gen.nov.在侧线、臀鳍条数目等特征上近似于低线(?)属Barilius,但以其除侧线鳞外体裸露无鳞,具不完全之腹棱等而与其及(鱼丹)亚科现有各属相区别。新种命名为条纹裸(鱼丹)G.strigatus sp.nov.。  相似文献   
6.
我国香菇人工栽培历史悠久;在今天纯种人工栽培同样是食用菌生产的主要方向。经查上海栽培香菇“菌种”内生长不正常的菌丝体制剂中有直径为20nm,长度多为100—200nm的类似棒状病毒颗粒。在接种后14—20天,生长缓慢的菌丝体中有直径为28、36、40nm三种不同大小的类似球状病毒颗粒,未见棒状颗粒。在香菇子实体的制剂中同样见到与菌丝体中一样的球状颗粒以及大小为15—16nm×100—300nm的较细的棒状颗粒。病香菇菌褶超薄切片中显示棒状颗粒结晶及球状颗粒的聚集;在液泡中有直径为15—16nm的棒状颗粒。  相似文献   
7.
我国香菇人工栽培历史悠久;在今天纯种人工栽培同样是食用菌生产的主要方向。经 查上海栽培香菇“菌种”内生长不正常的菌丝体制剂中有直径为20am,长度多为l(10--200nm 的类似棒状病毒颗粒。在接种后14—20天,生长缓慢的菌丝体中有直径为,28、36、40ran三种不同大小的类似球状病毒颗粒,未见棒状颗粒。在香菇子实体的制剂中同样见到与菌丝体中一样的球状颗粒以及大小为15--16nmx100--300am的较细的棒状颗粒。病香菇菌褶超薄 切片中显示棒状颗粒结晶及球状颗粒的聚集;在液泡中有直径为15一16nm的棒状颗粒。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对带瘤小鼠注射香菇多糖、松口蘑多糖和羊脾RNA后,活体内有关组织中cAMP含量与抑瘤率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上述活性物质不仅增强了机体免疫活性,同时亦促使机体内脾、瘤等组织的cAMP增高,此种增高,与抑瘤率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10.
裸藻类植物的分支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了裸藻类的33个属级分类单位,以及它们的35个性状,利用分支系统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性状的演化极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性状间的极性关系进行了和谐性分析,使性状间极性关系处在较为合理的状态,然后建立了分支分析的数据矩阵。应用徐克学建立的“演化极端结合法”进行微机运算.得简约系数远小于1(o.2159)的分支谱系图。根据分支诺系图对裸藻类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探讨,井与已有的关于裸藻类分类系统和演化假设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按照裸藻类的亲缘关系及单系原则,对裸藻类的分类等级进行了划分,初步提出了建立1门1纲5目的分类系统。按照在分支谱系中的演化地位,认为裸藻属的5个亚属,明显地都应是独立的属。同时对裸藻类的共生起源与演化的关系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