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在“血液循环途径”一节的教学中,围绕体循环与肺循环过程构建模型,关注对模型的评价与改进,在逐步完善模型的过程中,深化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理解。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学习理解、实践应用及迁移创新等学科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归纳与概括、模型与建模等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通过调节凝血活性物质及凝血因子含量维持机体血液循环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试剂盒和试管法测定木犀草素作用后的凝血酶原时间和血浆复钙时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木犀草素对血液凝血活性物质血栓素(TXB2)、纤维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凝血因子Ⅶ(FⅦ)、凝血因子Ⅸ(FⅨ)含量的影响;采用PCR法测定木犀草素对凝血因子Ⅶ、Ⅸ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木犀草素能缩短凝血酶原时间和血浆复钙时间,与对照组相比,40 mg/kg的木犀草素使凝血酶原时间和血浆复钙时间分别降低62.89%和64.05%(t=8.713 6、6.218 1,均P0.000 1),表明木犀草素能够促进机体的凝血功能,从而调节血液循环。酶联免疫结果显示,木犀草素能提高小鼠凝血活性物质TXB2、PAI-1和EPO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40 mg/kg木犀草素能使其含量分别提高11.94%(t=-7.638 0,P=0.000 3)、80.75%(t=-21.698 4,P0.000 1)和26.15%(t=-9.610 4,P=0.000 2),表明木犀草素可通过促进血小板的凝集、纤维酶原的活化以及增加血液的黏度来维持机体血液循环功能的稳定。木犀草素也能提高凝血因子Ⅶ和Ⅸ的含量及其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40 mg/kg的木犀草素能使凝血因子Ⅶ和Ⅸ的含量分别提高290.86%(t=-16.369 1,P=0.000 1)和374.52%(t=-8.104 2,P=0.001 2),基因表达量分别提高172.73%和224.63%(t=-22.007 5、-31.198 6,均P0.000 1),表明木犀草素可通过调节凝血因子Ⅶ和Ⅸ的表达量促进机体凝血,维持机体血液循环功能的稳定。结论木犀草素具有维持机体血液循环功能稳定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提高凝血活性物质的含量,调节凝血因子的基因表达量,提高凝血因子的含量,以及抑制纤维酶原的激活和增加血液的黏度等多方面综合作用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物学考试复习中,“血液循环系统”将人体的多个系统联系起来,成为复习环节中的一个重要枢纽。本节复习课从人体整体的角度,通过血液循环系统带入其他系统的复习,利用知识图解整合各系统的知识,形成一个鲜明的知识网络,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杰出的生理学家,威廉·哈维是血液循环的发现者,并著有《心血运行论》一书。他的这一发现也被誉为科学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并奠定了实验生理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干细胞是人体及其各种组织细胞的最初来源,具有高度自我复制、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干细胞研究正在向现代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各个领域交叉渗透,干细胞技术也从一种实验室概念逐渐转变成能够看得见的现实。干细胞研究已成为生命科学中的热点。介于此,本刊将就干细  相似文献   
6.
离体血流循环切应力水平控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应用流体力学及血流动力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建立了离体心血管循环系统的切应力水平控制方法。并采用该方法研制可精确控制切应变水平的模拟在体血流动力学环境的层流流动装置,用于研究动力学因素对人工培养的内皮细胞生物学特性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 《遗传》2014,(6):551
正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线粒体的形态和功能异常与许多疾病的发病过程紧密相关,并且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也能够调节基因的表达。在正常细胞中,线粒体不断的发生分裂和融合,形成一个功能性的动态网络结构,维持细胞的生理功能。心脏是体内唯一的泵血器官,通过心肌细胞的不断收缩和舒张推动全身血液循环。心肌细胞对能量有大量的需求,因而细胞内主要的供能器官线粒体是否正常运转对线粒体形态的  相似文献   
8.
1.1对教材的认识“血液循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江苏科技出版社)8年级上册的第14章第1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这一课题的一个内容。在此之前,教材已安排了血管、心脏和血液的相关内容,学生已经亲身体会到心脏和部分血管的跳动,已经感受到血液的流动离不开心脏和血管,从而建立起强烈的求知欲,希望更进一步学习血液循环的知识。  相似文献   
9.
干细胞是人体及其各种组织细胞的最初来源,具有高度自我复制、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干细胞研究正在向现代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各个领域交叉渗透,干细胞技术也从一种实验室概念逐渐转变成能够看得见的现实。干细胞研究已成为生命科学中的热点。介于此,本刊将就干细  相似文献   
10.
王远 《植物杂志》2011,(5):88-91
作为一名杰出的生理学家,威廉·哈维是血液循环的发现者,并著有《心血运行论》一书。他的这一发现也被誉为科学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并奠定了实验生理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