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吴树明   《广西植物》1987,(3):210-210
<正> 所用木材标本采自福建省太宁县。树干胸径为10.5厘米。在横切面上,从中心向外连续选取木材样品两个,照一般方法作横向、径向和弦向三种切片租离析,均用番红染色,供显微研究使用。  相似文献   
2.
菊芋茎干再生新皮的组织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木茎干剥皮以后,再生新皮中的维管组织往往形成连续一片,但是,草本植物的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剥皮后再生新皮中,多具有分散的维管束,这些维管束的发生很不规则,本文对此种草本植物环剥后,新皮再生的各阶段的组织分化,作了比较描述,并讨论了再生过程中薄壁组织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色泽庄重、纹理精美的红木家具以其特有的材质、优雅的造型和隽永的生命力获得了国人的青睐,历久不衰,然而令我们好奇的是,在现代显微技术的辨析下,红木优雅的外表下隐藏着怎样的真实面目?红木的内在是否与它的外观一样,散发着无可替代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4.
热带豆科树木降香黄檀落叶时期末端小枝次生韧皮部薄壁组织细胞的中央液泡中有大量的贮藏蛋白质。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这些蛋白质的形成和积累。在这些细胞的周缘细胞质中有的游离核糖体例和许多粗糙内质网(RER)。在这些 核糖体之间,总是分散着纤维状物质,有时还出现一些类似液泡蛋白质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树木木质部主要由导管、纤维和薄壁组织组成, 分别具有运输、支撑和贮存的生理功能。由于木质部空间限制, 一种组织比例的增加会导致其他组织比例的降低, 因而可能表现出权衡关系。分析木质部组织比例和权衡关系有助于了解植物的生理生态适应性。该研究选择中亚热带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21种典型树种(10种落叶树种, 11种常绿树种), 测定枝条木质部各组织比例, 计算水力相关指标并分析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1)与全球木质部解剖数据对比分析, 喀斯特树种木质部趋向具有较高比例的薄壁组织; (2)喀斯特树种导管组织比例与薄壁和纤维组织比例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但是薄壁和纤维组织比例之间有显著的权衡关系; (3)常绿和落叶树种的木质部水力运输安全性(导管壁加固系数)和效率性(理论导水率)均具有显著的权衡关系, 但是这两个类群线性回归的截距存在显著差异, 即在相同的理论导水率条件下, 落叶树种比常绿树种具有较高的导管壁加固系数(安全性), 可能与常绿树种具有更多的轴向薄壁组织有关。喀斯特树种木质部解剖特征表明薄壁组织的贮存功能对喀斯特树种(尤其是常绿树种)的干旱适应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栗属和三棱栎属木材比较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树明  肖绍琼   《广西植物》1989,9(4):341-346+392
本研究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我国产栗属(Castanea Mill.)和三棱栎属(Trigonobalanus Forman)木材的解剖学特征。结果表明,在栗属中,木材为环孔材。锥栗(C.henryi Rehd.et Wils.)和板栗(C.mollissima B1.)早材比例小,晚材比例大:而茅栗(C.seguinii Dode)则相反。在三棱栎(Trigonobalanus doichangensis(A.Cam us)Forman)中,木材管孔沿径向溪流状排列,为辐射孔材。在栗属中,木材的导管分子多为单穿孔。在晚材导管分子中,偶见梯状穿孔板。而在三棱栎中,未见梯状穿孔板。此外,在两属木材中,尚存在某些其它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壳斗科木材识别和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福惠  林大新   《广西植物》1984,(3):203-213
从106种壳斗科木材构造特征.作为本科木材识别和分类依据,概括于下: 散孔材,管孔细,单个密布,在生长轮末端一狭带无管孔,宽射线为多列射线,较狭而数较多为水青冈属。辐射孔材,管孔成串径列,宽射线聚合型,在横面反光弱为主,分布不均,促使材身槽棱不整齐,槽底平而宽长的为稠属。辐射孔材,管孔成串径、斜列为主,宽射线聚合型(常见)和栎型,在横面反光强,分布均匀,促使材身槽棱整齐,槽底尖而分隔为青冈属。半环孔材或环孔材,早材管孔沿生长轮不连续排列,在肉眼下可见至明显,晚材管孔成串径列,弯曲或火焰状,宽射线聚合型,常数少且几条聚近分布,大部分树种无宽射线的为锥属。环孔材,早材管孔沿生长轮连续排列,肉眼下明显,侵填体丰富,晚材管孔成串径列,弯曲或火焰状,宽射线栎型为栎属。环孔材,早材管孔沿生长轮连续排列,肉眼下明显,具侵填体,晚材管孔成串径列,弯曲或火焰状,射线细而肉眼下不见为栗属。 各属共同特征,薄壁组织离管带状,似环管(实际为环管管胞),生长轮不同程度波状。  相似文献   
8.
被子植物中部分类群的花药开裂方式为孔裂,人们对此类花药的发育与散粉孔的形成及散粉机制了解甚少。杜鹃属(Rhododendron)植物的花药普遍为顶孔开裂,为探究其花药的发育和散粉孔的形成及散粉机制,该研究对锦绣杜鹃(Rhododendron×pulchrum)进行了解剖观察和石蜡切片。结果表明:(1)锦绣杜鹃花药顶端成孔区与花药主体具有不同的组织构成,成孔区由薄壁组织构成,起源于雄蕊原基顶端的分生组织,花粉成熟时薄壁细胞分解成为散粉孔;花药的主体由孢原细胞发育而来,孢原细胞经多次分裂分化成为具多层花药壁的花粉囊。(2)锦绣杜鹃的花药壁在小孢子母细胞至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发育完全,有6~7层细胞,包括1层表皮、2~3层药室内壁、1~2层中层和1层绒毡层,中层在小孢子四分体形成后即分解,绒毡层在花粉完全成熟前分解消失,花药壁在花粉成熟时有表皮和2~3层药室内壁。(3)与纵裂型花药不同,锦绣杜鹃的药室内壁在花粉成熟时不发生纤维化,但因积累多糖而增厚,具有韧性和弹性。(4)锦绣杜鹃花粉发育过程中小孢子母细胞产生的4个小孢子不分离,成熟花粉为四合花粉,花粉间具有粘丝。推测锦绣杜鹃具多层药室内壁且加厚...  相似文献   
9.
木本植物次生木质部轴向薄壁组织和射线薄壁组织在物质存储和转运等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剖析次生木质部薄壁组织组成有助于深入探究其功能, 而小枝木质部薄壁组织组成特征还缺乏研究。该研究以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18种木本植物幼树为研究对象, 测算了各物种小枝木质部薄壁组织的组成含量并检测了其谱系信号, 结合有关树干薄壁组织含量数据集, 初步探讨木本植物小枝木质部薄壁组织含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1) 18种木本植物幼树小枝的薄壁组织总含量为9.96%-18.56%, 平均为14.80%; 其中射线薄壁组织含量为7.74%-15.45%, 高于轴向薄壁组织的含量(1.13%-7.49%); (2)小枝中薄壁组织总含量呈低于树干的趋势, 其中小枝射线薄壁组织含量低于树干, 而轴向薄壁组织含量高于树干, 这可能是由器官差异和生活史阶段差异造成的; (3)轴向薄壁组织的含量具有显著的谱系信号, 即物种亲缘关系越近其含量越相近。该研究初步验证了木本植物次生木质部薄壁组织的谱系信号, 同时暗示了器官和生活史阶段差异对薄壁组织含量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