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何若天   《广西植物》1985,(4):381-388
对马尾松幼苗子叶和胚轴、甘蔗、小麦、烟草、黄花菜等幼叶及其原生质体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OI)分别作比较研究。观察到凡经纤维素酶处理的各植物组织POI酶带数均多于未经纤维素酶处理的组织的酶带数;除个别例外,后者一般又比无壁原生质体的酶带数多。此种差异随植株生长年龄而增大,表明植物组织内大部分POI主要存于质外体中。  相似文献   
2.
刘稳  马桂荣 《生物技术》1994,4(3):36-39
脱壁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蜗牛酶)作用于皮状丝孢酵母ST851制备原生质体。本文就酶的种类、酶液浓度、酶作用时间与温度、酶混合时间、混酶作用效果、酵母细胞的不同生长期诸因素对ST851原生质体形成的影响,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讨。结果表明采用混酶作用(即先用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预处理后再用蜗牛酶作用)是较理想的破壁条件,在pH5.8、37℃条件下作用3.5-4hr,破壁率最高可达95-98%。  相似文献   
3.
以烟草(+)天仙子杂交种愈伤组织、苜蓿和小麦愈伤组织为实验材料,用愈创木酚法测定过氧化物酶(EC.1.11.7 POD)活性,首次报道了用分离原生质体的脱壁酶液能够诱导植物细胞产生POD 抑制因子,所试材料经脱壁酶液处理后均测不出POD 活性,并且对POD活性具有抑制作用。此类POD 抑制因子是小分子物质,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一些迹象表明它们不是酚类物质。POD 抑制因子可能是通过影响POD 催化合成的初始反应产物的稳定性,来达到其抑制效能。不同种属来源植物细胞产生的POD 抑制因子在抑制作用上无明显差异。至于POD 抑制因子的稳定性,在原生质体培养难易程度不同的植物材料间有差异。文中讨论了POD 抑制因子的产生和清除对培养原生质体细胞壁的再生修复及对培养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黎  张治国  王平  梁海曼   《广西植物》1994,14(3):260-264
本文的实验结果表明:软紫草愈伤组织脱壁所需的适宜酶浓度为:0.1%果胶酶十0.25%纤维素酶;酶解处理的适宜时间与愈伤组织年龄有关:愈伤组织的适宜年龄随其继代周期、愈伤组织继代接种量而有变化。当接种量,1克/瓶,转代后7天进行原生质体分离:接种量3克/瓶,酶解材料则以培养5天愈伤组织为宜。继代周期13天和15天的比15天和15天的,适宜脱壁的愈伤组织当代培养天数要提前1天。  相似文献   
5.
脱壁酶液诱导植物细胞产生过氧化物酶抑制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