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9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1987年冬季在南平地区分离的一个腐生耳霉新纪录——异孢耳霉(Conidiobolus incongruus),分生孢子梗无色,不分叉,6—10×50—130μm,分生孢子无色,多数球形,少数亚球形至椭圆形,13—33×16—35μm,易萌发,多数形成菌丝体,少数可形成次生分生孢子或三生分生孢子,弹射在水琼脂上的分生孢子常能迅速产生小分生孢子。接合孢子球形,淡黄色,光滑,直径18—29/μm,壁厚2.5—5μm。  相似文献   
2.
银耳科的三个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寅斌 《真菌学报》1989,8(1):17-21
  相似文献   
3.
贵阳喀斯特山地云贵鹅耳枥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58,自引:3,他引:55  
梁士楚 《生态学报》1992,12(1):53-60
  相似文献   
4.
中国鹅膏菌科毒菌及毒素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卯晓岚   《微生物学通报》1991,18(3):160-165
  相似文献   
5.
用~3H-亮氨酸和~3H-尿苷标记不同发育时期的稻胚,发现蛋白质合成活力呈四阶段变化;各种RNA的合成与胚胎各发育阶段密切有关。α-鹅膏蕈碱(1.0μg/ml)对稻胚RNA合成的抑制作用在开花后7、15和18天较强,13天时很弱。在水稻胚胎形成期间,胚细胞蛋白质合成活力高峰先后出现于胚分化后期(开花后11天)和成熟中期(18天);mRNA的合成在分化初期(7天)和成熟中期(15~18天)较强;而rRNA和/或tRNA的合成高峰则出现在胚胎器官原基分化已经完成时(13天)。  相似文献   
6.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圆盘电泳,分析比较了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 16个菌株和光帽鳞伞(Pfioliota nameko) 9个菌株的胞外漆酶同工酶酶谱。经多批次重复, 得到了所有菌株的恒定酶谱。依照这些酶谱及各酶带等电点(pT)值的不同,确立了它们的漆酶标志位点相似系谱。16株黑木耳被区分成4种类型9个组。9株光帽鳞伞被分成两种类 型3个组,但各组内之菌株间仍有异同。试验结果表明,把漆酶同工酶谱应用于菌株鉴别将是一种有意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梁健英   《广西植物》1986,(4):275-276
<正> 灌木,高2—3米;树皮灰褐色;小枝紫褐色,无毛,疏生小皮孔;托叶条形,纸质,长5—7毫米。叶卵状披针形,长2.5—4.2厘米,宽1—1.5厘米,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楔形,有时稍不对称,边缘有锯齿,有时为重锯齿,齿端有腺体,上面无毛,下面沿中、侧脉略被毛,中脉和侧脉在上面凹陷,在下面突起,侧脉每边13—18条,网脉细密,在上面明显突起,下面不明显,叶柄长3—5毫米,无毛或被微小柔毛。果序长2—4厘米,果序轴纤细,无毛;果稀少;果苞长1—1.3厘米,半卵形或半宽卵形或长圆形,先端钝尖,外侧边缘具不规则的锯齿,内侧边缘全缘,直或微弯;小坚果宽卵形,长2.5—3毫米,宽3.5毫米,先端被柔毛,其余无毛,有明显的肋7—9条。  相似文献   
8.
小麦芽经过匀浆、沉淀、高速及超速离心、透析以及DE_(52)离子交换层析等步骤,纯化小麦芽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用α-鹅膏蕈碱抑制试验,证明得到RNA聚合酶Ⅱ。用此聚合酶Ⅱ组建的体外转录体系的研究结果表明,绒毛烟斑驳病毒的拟病毒和卫星RNA(黄瓜花叶病毒相关RNA_3)都不能利用该体系进行转录,类病毒PSTV可进行转录,但转录效率明显低于小牛胸腺DNA;α-鹅膏簟碱可抑制类病毒的转录。绒毛烟斑驳病毒拟病毒和卫星RNA都不能被转录,表明他们的复制方法与类病毒不同。  相似文献   
9.
斜胸叶蝉属一新种(同翅目:叶蝉总科:耳叶蝉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钟麟  蔡平 《动物学报》1992,38(2):136-138
本文记述耳叶蝉科斜胸叶蝉属一新种:黄缘斜胸叶蝉Epiclinata flavomarinata sp.nov.。标本采自我国西藏。文中描述了新种的外部形态及雄性外生殖器构造特征,并与近似种进行比较,附有主要特征图。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的体外脱囊过程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该虫表面粗糙,无其他生物学结构。孢子囊呈橄榄状,斯氏体明显。在脱囊介质作用下,孢子囊壁强度发生变化,出现不同程度的塌陷和皱折。未观察到因斯氏体消失而直接留下的开口。子孢子香蕉状,表面有数个微孔呈不规则排列,顶器短突状,无其他表面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