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绞股蓝属及苔草属的四新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五柱绞股蓝 新种 图1 Gynostemma pentagynum Z. P. Wang, sp. nov. Species isolata, a congenera caulis et petiolia longe villosa, floribus masculis in panicula parva 3—5 cm longa dispositis, foemineis solitariis vel 2 (3) in raeemo aggregatis, pedicellis usque 4 cm longis, gynoeciis e carpellis 5 (4)constatis differt.  相似文献   
2.
绞股蓝的林下栽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由于绞股蓝的过度采收,野生资源面临枯竭危险,为了扩大绞股蓝植物的资源,人工栽培势在必行。1990-1993年在皖东琅琊山进行林下人工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粗放管理的条件下,林下种植绞股蓝是可行的,选择适合的种源及林分郁闭度是关键因子,在刺槐林下栽培产量可到3300kg/hm^2。  相似文献   
3.
用高效薄层扫描法测定了绞股蓝中人参皂甙Rb_1的含量,并进行分离、纯化,再用酸解法水解,测得其结合糖为葡萄糖。  相似文献   
4.
杨善章  刘久波 《蛇志》1993,5(1):29-32
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 lum(Thunb)Makino]为葫芦科绞股蓝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湖北郧阳地区有广泛分布,质量较上乘,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锌、硒、钙、铁等.1983年日木常松等先后对绞股蓝进行了一系列化学研究,从中分离得出许多种皂甙及多糖,可视为原人参醇或  相似文献   
5.
海南岛绞股蓝生物学特性与物候期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产地调查和观测,对海南岛绞股蓝适生环境、生物学、生长发育特性及物候期动态变化的规律进行了研究,检测分析了光照、气温、湿润与土壤质地等生态因素综合对绞股蓝生育全过程的影响,为开拓新药源、进一步综合利用绞股蓝提供一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绞股蓝属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报道了葫芦科绞股蓝属(Gynostemma B1.)8种共20个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n=22,33,44,66,88多倍体现象极为普遍。两个亚属;绞股蓝亚属(Subgen.Gynostemma)和喙果藤亚属(Subgen.Triostellum)的染色体基数均为X=11,并结合该属植物形态特征、繁殖方式和地理分布,对普遍出现的多倍体现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绞股蓝属一新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智 《植物分类学报》1991,29(4):370-371
  相似文献   
8.
以采自广西金秀县的绞股蓝种子为研究材料,对其休眠原因、休眠类型及其破眠方法进行了研究,为绞股蓝种子繁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1)绞股蓝新采收成熟种子的生活力达91%,在10℃~35℃恒温和15℃/25℃变温中的发芽率均低于10%,新种子的生活力极显著大于发芽率,具有显著的休眠现象。(2)绞股蓝种皮不限制吸水,胚分化发育完全,离体胚发芽率为(78.0±4.8)%,且能够长成正常幼苗,说明绞股蓝种子的胚在离体条件下无休眠现象。(3)绞股蓝完整种子及其粉碎种子的水提液对白菜种子的萌发率、苗高及根长均有抑制作用,随水提液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均显著增强,且粉碎种子的抑制作用较强;当粉碎种子的水提液浓度为5%时白菜种子萌发率、苗高、根长分别为18.0%、0.1cm、0.1cm,分别显著低于对照77.1%、97.3%、95.8%,说明绞股蓝种子的种皮和胚乳中存在水溶性萌发抑制物质,是绞股蓝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4)GA3和6-BA不能促进绞股蓝种子萌发,低温层积对绞股蓝种子休眠的解除具有促进作用;绞股蓝种子的休眠属于生理休眠类型,休眠水平属于中间型。(5)低温干藏能够打破绞股蓝种子休眠,是绞股蓝种子破除休眠及种子保存较为理想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采用多种色谱分离方法,从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地上部分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24-乙基-△7,22-胆甾二烯-3-酮(1)、24-乙基-△7,22-胆甾二烯-3β-醇(2)、商陆素(3)、异鼠李素(4)、槲皮素(5)、叶黄素(6)、吐叶醇(7)和棕榈酸(8),其中1、2、6、7和8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7为首次从葫芦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建立2,4-二硝基氟苯柱前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绞股蓝茶叶中17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以Phenomenex Gemini NX C18(4.6mm×250mm,5μm)为分析柱,采用梯度洗脱,流动相A为0.05mol·L-1乙酸钠(pH=6.4,含0.1%N,N-二甲基甲酰胺),流动相B为乙腈-水(1∶1,v/v),检测波长为360nm,柱温35℃;经方法学考察,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测定结果表明,绞股蓝茶叶中17种游离氨基酸总量为39.79mg·g-1,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36.57%。从氨基酸含量考虑,绞股蓝茶叶具备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