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40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颖果     
有不少生物教师提出了有关小麦、玉米等颖果的结构、尤其是果皮、种皮的结构以及胚轴的概念及其与幼苗地下茎形成的相应关系问题。本文就上述问题,谈谈颖果的结构。有关地下茎的发生,本刊已另有撰文(见9期10页)。颖果是具有单个胚珠的子房所发育成的不开裂果实。在果实形成过程中,由于子房壁所发育成的果皮与残留珠被所发育成的种皮相愈合难于分离,故特称其为籽实皮。这是颖果的主要  相似文献   
2.
重楼属两种植物种子及其附属结构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楼属两种植物(五指莲Paris axialis和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yunnanensis)种子发育的过程基本一致。双受精发生于授粉后10—15天。胚乳为沼生目型。种子发育延续的时间约为150—170天。胚胎发育终止于球形或稍有分化的阶段。种子具二层种皮。 二种重楼种子成熟时的外部形态显著不同。五指莲Paris axialis的种子呈浅棕黄色,长椭圆形,部分为绿白色海绵质假种皮所包裹。假种皮由珠柄发育而来,呈楔形。滇重楼Parispolyphylla var.yunnanensis的种子鲜红色,不规则圆形,外种皮肉质多浆。无假种皮。珠柄橙黄色,短而纤细。  相似文献   
3.
邓晓峰  康林 《昆虫知识》1990,27(4):231-232,249
<正> 谷斑皮蠹Trogoderma granarium Everts是最重要的检疫仓虫之一。口岸检疫时,都只注意检查它的幼虫、成虫、蛹。对于它的卵,因很微小,难于发现与辨别,故检查时一般没有查卵,场地消毒时也很少考虑杀卵的问题,因而往  相似文献   
4.
刘绍华  程菊英   《广西植物》1990,10(4):372-375
用酸浸提、酒精沉淀法,从桔皮中提取果胶,通过正交设计分析,获得最佳得率的工艺条件。即果胶浸提液的酸度为pH2,反应时间2小时。沉淀果胶的酒精浓度为50%,其得率是12.6%。  相似文献   
5.
6.
蕨类植物的黄酮类成分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蕨类植物的黄酮类成分以比较原始的结构类型为主,少数类群也拥有相当进化的类型。双黄酮,黄酮醇,白花色甙及原花色甙对于蕨类植物的系统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化学证据表明小叶型蕨类较大叶型真蕨类原始,厚囊蕨类较薄囊蕨类原始等。  相似文献   
7.
8.
9.
山茶科紫茎属和舟柄茶属的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山茶科紫茎属和舟柄茶属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系统学研究,藉助形态学、古植物学、孢粉学,细胞学和解剖学资料澄清了两属的分合问题,证实两属在各方面具有较大相似性,并且各分类特征存在广泛的联系而无法分开,从而赞同H.K.Airy Shaw,J.R.Sealy及S.A.Spongberg的主张,即将这两属合并。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世界范围广义紫茎属下分类系统。属下新系统根据花柱合生程度、花序类型,苞片与萼片的形状以及两者的相对长度等特征,分为两个亚属,五个组,同时对该属种类进行修订。该属共有23种5变种,本文发表新组1个,新名称2个,新组合9个,新异名10个,新种1个,并附有分种检索表。广义的紫茎属为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类型,中国南部和西南部是该属的起源中心和高度分化中心。根据化石资料推断,该属起源于早白垩纪,在第三纪以前于整个劳亚古陆上呈广泛而连续的分布,后因冰川及造山运动的影响,从而形成现在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0.
蚜虫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黄原  袁锋 《昆虫知识》1996,33(5):306-310
蚜虫是一类重要经济昆虫,大多是经济植物害虫,但有些是重要的资源昆虫,如五倍子蚜,由于其体小、生活周期复杂、有多态现象及生物型的分化,故仅依靠形态特征常难以区分近缘种类,更不用说种下生物型的区分。从70年代以来,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被广泛地用于蚜虫的系统学研究,本文对采用过的蚜虫分子系统学方法、研究过的蚜虫种类、研究内容和主要结果进行了综述。1蚜虫分子系统学的研究方法纵观蚜虫分子系统学的研究史,可以分成前后两个阶段。从对年代后期到80年代后期的10余年间,以酶蛋白的电泳分析为主,从80年代后期以来,则以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