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傅秀红  黄陈光   《广西植物》1994,14(3):268-270
本文报道银杏扦插繁殖技术。采用不同插穗、机械处理、不同激素及浓度处理进行扦插繁殖试验.扦插成活率可达90—100%。  相似文献   
2.
李西丽   《广西植物》1996,16(4):362-362
生根粉可提高雪松扦插成活率李西丽(广西植物研究所,桂林541006)雪松原产印度,阿富汗。1970年由广州引进我所植物园栽培。雪松为常绿乔木,高达60m,寿命长可达600~700a,它既是珍贵的用材树种,又是树姿优美的观赏树种,可广泛用作庭园及城市绿...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与胸腹带蒂皮瓣对手外伤组织缺损修复的应用效果及对创面愈合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2月到2020年12月共收治的119例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n=59,应用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和观察组(n=60,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手部创面面积、创面愈合程度以及组织愈合时间,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Jamar握力、TAM和DASH评分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皮瓣成活率、皮瓣危象率和血管吻合时间。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发现,观察组患者优的人数为21例、良为35例,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优的人数为16例,良为30例,优良率为77.9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部创面面积、组织愈合时间和DASH评分显著减少,创面愈合程度以及TAM与Jamar握力显著增加(P<0.05);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皮瓣成活率、术后皮瓣危象率以及血管吻合时间发现,两组患者的术后皮瓣危象率、血管吻合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皮瓣成活率对比差异显著,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与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均具有明显的修复效果,但是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提升患者创面愈合程度减少愈合时间,提升患者手部运动情况,提升术后皮瓣成活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1998年11月19日,一匹编号为“准噶尔6号”的野马又产小驹。这是今年以来新疆野马家族增添的第5名新成员。目前新疆已建立了6个野马繁殖种群,繁殖成活野马81匹,繁殖成活率居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霉素对大鼠局灶节段硬化肾病模型的影响。方法左侧肾切除加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阿霉素致大鼠肾脏局灶节段性硬化,观察不同剂量阿霉素对模型大鼠成活率、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尿素氮、肾脏病理的影响。结果不同阿霉素注射剂量组大鼠4周、8周成活率随着注射剂量的升高呈逐渐下降趋势,且4周、8周时阿霉素注射剂量4.5~6 mg/kg组模型大鼠成活率均低于50%;8周时成活率与注射剂量呈高度显著性负相关(r=0.9045,P〈0.01)。各阿霉素注射剂量组于1周出现尿蛋白明显升高(P〈0.01)、2周出现血清肌酐明显升高(P〈0.01)、4周出现血清尿素氮明显升高(P〈0.01),并均呈进行性增高,2周时除3 mg/kg组外,其余各组血清尿素氮较正常组高(P〈0.01,P〈0.05);8周时各注射剂量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与阿霉素注射剂量呈高度显著性正相关(r=0.942 9,P〈0.01;r=0.938 4,P〈0.01;r=0.956 8,P〈0.01)。各组大鼠肾脏病理均提示肾小球出现局灶节段硬化表现,且硬化程度随注射剂量的增加而呈加重趋势。结论阿霉素尾静脉注射剂量3 mg/kg模型组大鼠死亡率低,同时大鼠肾脏病理又能表现出符合人类肾小球局灶节段硬化的改变,是较为理想的造模剂量。  相似文献   
6.
不同规格中华绒螯蟹母本子代的生长特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不同规格母本子代的生长发育,本实验在生态池塘中放置网箱养殖中华绒螯蟹,按照母本规格不同设置4个组,组A、B、C和D分别为母本体重(175.7±5.3)g、(150.4±5.8)g、(125.6±5.5)g和(100.2±5.9)g的子代,4组的父本体重无显著差异,每个组4个平行,每个平行雄蟹10只、雌蟹20只。每个网箱放养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500只,以水花生(Altemanthena philoxeroides)为隐蔽物,保持生长环境尽量相同且适宜生长。经过158 d的养殖,A、B、C和D组个体的体重从(6.0±0.5)mg分别增长到(7 599.8±954.8)mg、(6 232.7±638.7)mg、(6 112.4±854.6)mg、(5 316.0±745.3)mg,分别增长了1 266.6、1 038.8、1 018.7和886.0倍,且A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D组(P0.05)。蜕壳11次成长为1龄蟹种后综合指标(体重、壳长、壳宽、体高)最好的是A组,A组显著好于B、C、D组(P0.05);次之为B、C组,再者是D组,B与C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好于D组(P0.05)。B组成活率最高,分别比A、D、C组高1.4%、3.6%、4.6%;次之为A组,分别比D、C组高2.2%、3.2%;再者为D组,比C组高1.4%。综合研究表明,在1龄蟹种阶段,大规格母本后代生长性状表现出优于小规格母本后代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技术结合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在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012年5月-2020年5月共31例跟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皮肤软组织缺损住院病人。纳入患者均使用负压引流技术结合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技术。创面给予彻底清创后行封闭负压吸引引流术,待创面新鲜后以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创面。对术后皮瓣成活情况;Maryland功能评分以及BMRC感觉功能评分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术后2周时,28例皮瓣顺利成活,供区与受区伤口愈合良好,干燥、无渗出。3例术后出现皮瓣肿胀,皮瓣颜色发暗,伤口渗出较多,皮瓣边缘坏死,窦道形成等,给予切开引流、加强换药、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等治疗后,皮瓣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皮瓣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无创面再坏死,裂开,感染等情况出现。其中2例再次入院行皮瓣整形术。术后6个月时,Maryland功能评分:优:17例;良:11例;优良率为:90.3%。BMRC感觉功能评分:S3-S4:20例;S2:8例;S1:3例。结论: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联合封闭负压吸引技术在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中能够缩短治疗时间,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可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吻合皮下静脉的带蒂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到2021年12月在本院创伤造成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吻合皮下静脉带蒂皮瓣组与传统带蒂皮瓣组各30例。吻合皮下静脉带蒂皮瓣组给予吻合皮下静脉的带蒂皮瓣修复治疗,传统带蒂皮瓣组给予常规直接覆盖创面修复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吻合皮下静脉带蒂皮瓣组围手术指标时间均较传统带蒂皮瓣组少(P<0.05)。吻合皮下静脉带蒂皮瓣组术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为96.7 %,高于传统带蒂皮瓣组的76.7 %(P<0.05)。吻合皮下静脉带蒂皮瓣组术后3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带蒂皮瓣组低(P<0.05)。吻合皮下静脉带蒂皮瓣组术后6个月的感觉功能恢复情况好于传统带蒂皮瓣组(P<0.05)。结论:吻合皮下静脉的带蒂皮瓣能促进患者的创面愈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加快恢复患者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对急诊肢体复合组织缺损患者近期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2015年4月到2021年9月选择在本院急诊的下肢复合组织缺损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分配原则把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3例。研究组给予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治疗,对照组给予下肢外侧皮瓣修复治疗,观察与随访患者的近期和远期预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急诊修复治疗,所有皮瓣都创面都Ⅰ期愈合,研究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换药次数、术后上皮组织完全覆盖创面时间、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的皮瓣血供优良率为100.0 %,高于对照组的84.8 %(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的血肿、伤口感染、血管危象、骨髓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0 %,低于对照组的27.3 %(P<0.05)。研究组术后12个月的皮瓣保护性感觉率为100.0 %,高于对照组的78.8 %(P<0.05)。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在急诊肢体复合组织缺损患者的应用能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皮瓣血供优良率,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远期的皮瓣保护性感觉状况。  相似文献   
10.
草莓试管苗生根诱导对移栽成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草莓试管苗生根诱导期长短,发根数及根长度对移栽成活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期在41-50天效果最好,成活率达94%;根数越多,成活越容易;根长度在5.1-10.0cm时,有利于成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