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新的分支系统分析方法,中值淘汰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本文评述了分支系统分析中最简原理或简约性在系统发育推论中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在系统发育推论中使用简约性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既无法获得最简约的系统树也不一定得到一个单一的解决办法。基于此,本文作者接受了Hennig用衍生性状来判断生物之间相似性的同时,用近代大多数生物系统学家接受的进化论各项原理代替Popper的简约性原理,以寻求单一的解决办法和获得确定性的结果为目标,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支系统分析方法——中值淘汰法,用以研究系统发育。这个方法除了使用衍生性状来判断生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外,还强调包括原始的也包括衍生性状在内的性状镶嵌组合在决定分支和辨别分类群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延辉  张燕   《广西植物》1989,(1):25-29
<正> 多年生草本,茎细长而匍匐,节上生根。叶片膜质,近圆形或肾形,长0.5—1.5厘米,宽0.7—2.5厘米,基部心形,5—7裂,裂片阔倒卵形,边缘有钝齿,掌状脉6—8,上面疏生明显的刺状毛,下面光滑;叶柄长0.7—3厘米,无毛;托叶小,薄膜质,近肾形,具不规则的浅裂。聚伞状伞形花序通常顶生,与叶对生,有花序2—3,花序梗纤细,两侧的花序梗长达1厘米,中间的花序梗仅长1—2毫米,小总苞披针形,长约1毫米,膜质,小伞形花宇有花2—5,花无柄,花瓣卵形,长约0.5  相似文献   
3.
白粉菌科二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德滋 《真菌学报》1990,9(3):180-183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寄生在白花菜科醉蝶花属上的一个白粉菌属新种醉蝶花白粉菌Erysiphecleomes白花菜科是白粉菌在我国的寄主科新记录。新种有中文和拉丁文描述。  相似文献   
5.
用小麦白粉病菌11个生理小种的混合菌种,对新疆地区的小麦近缘植物的7个属22个种的47份材料进行接种,除6份免疫外,其余均接种成功.用其中6个属19个种的29份小麦近缘植物产生的白粉病菌,对小麦回接,参试的29份材料全部回接成功.小麦白粉病菌对小麦近缘植物的寄生像在小麦上一样,有明显的寄生专化性.感病的小麦近缘植物的78.0%对小麦白粉病菌的感病性,随生育期增长而急剧下降.文中并对小麦白粉病中间寄主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寄生在人参(PanaxginsengMeyer)上的白粉菌属一新种:人参白粉菌(ErysiphepanacisR.L.Bai.etW.C.Liusp.nov.),此为白粉菌有性型在五加科(Arali aceae)植物上寄生的首次记载。模式标本存放在解放军农牧大学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7.
采用对峙培养法、凹玻片法、LB琼脂培养基萌发法测定短小芽孢杆菌AR03对烟草赤星病菌和白粉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 AR03菌液对2种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均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对赤星病菌的抑制作用表现为:经AR03菌液原液(3×108cfu·mL-1)处理的菌丝隔间变短、肿胀且集结成团,内含物聚集,菌丝顶端生长膨大畸形;经该菌液处理的赤星病菌分生孢子不萌发或萌发产生畸形芽管,分生孢子变形、肿大,纵横分隔部分的组织膨胀呈泡状.AR03菌液原液、30倍液和200倍液对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平板抑制率分别为100%、91.4%和 69.3%,菌液对分生孢子萌发的破坏作用表现为分生孢子不萌发,细胞肿胀变形、细胞原生质解体或收缩,孢子内、外壁分离,由于原生质外泄,一些分生孢子内部呈中空状.温室防治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浓度AR03菌悬液处理对烟草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存在显著差异,第二次药后7和15 d,AR03菌液原液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3.8%和90.3%,与对照药剂差异不显著;而100倍稀释液的防效分别为70.0%和73.3%,与对照药剂差异显著.AR03菌株防治白粉病的持效期为30 d以上.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白粉菌区系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铁志 《菌物研究》2011,9(1):15-20
为阐明内蒙古白粉菌区系组成特点、探讨其起源和演化,对其区系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区系中含有10种以上的属为自粉菌属(Erysiphe)、单囊白粉菌属(Podosphaera)和高氏白粉菌属(Golovinomyces),3属共104种,占总种数的84.55%.根据地理分布资料,内蒙古白粉菌可划分为世界广布种(13.82%)...  相似文献   
9.
从白粉藤(Cissus repens Lank)地上部分分离得到5个木脂素和8个三萜,其中一个木脂素是新化合物,它的结构通过波谱分析和碱水解的方法鉴定为:(+)-异落叶松树脂醇-9′-(2-对-香豆酰)-O-β-D-吡喃木糖苷(1)。其余化合物分别是:(+)-异落叶松树脂醇-9′-O-β-D-吡喃木糖苷(2),(+)-Lyoniside(3),(—)-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醇-9-O-β-D-吡喃木糖苷(4),(7′R,8′S)-4′-hydroxy-3′,5-dimethoxy-7,8′-dihydrobenzofuran-1-propanolneolignan-9′-O-β-D-xylopyranoside(5),木栓酮(6),表木栓醇(7),蒲公英赛醇乙酸酯(8),熊果酸(9),2α-羟基乌索酸(10),积雪草酸(11),Niga-ichigoside F1(12),羽扇豆醇(13)。这些化合物都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青荚叶〔Helwingia japonica(Thunb.)Dietr.〕种下新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荚叶〔Helwingiajaponica (Thunb .)Dietr.〕为山茱萸科(Cornaceae)青荚叶属 (HelwingiaWilld .)植物 ,我国民间常将其髓部、叶及果实作为药用。该种主要特征为叶片纸质 ,卵形、卵圆形、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 ,背面粉白或淡绿色等[1 ] 。作者在对馆藏的青荚叶标本进行整理时 ,发现《中国植物志》中的个别变种描述与该变种原始文献的描述有出入 ,而且该种种内的一些分类依据不明确。为此作者查阅了有关标本及文献 ,对该种的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青荚叶Helwingiajap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