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7篇
  免费   349篇
  国内免费   2259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185篇
  2015年   245篇
  2014年   326篇
  2013年   276篇
  2012年   319篇
  2011年   315篇
  2010年   358篇
  2009年   386篇
  2008年   576篇
  2007年   382篇
  2006年   339篇
  2005年   340篇
  2004年   282篇
  2003年   301篇
  2002年   323篇
  2001年   237篇
  2000年   271篇
  1999年   214篇
  1998年   155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82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9年   6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0):2001-2004
PNAS:科学家开发出新型的流感可吸入疫苗近日,一篇发表于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纳米颗粒开发出了一种制造可吸入疫苗的新技术,该研究或可用于靶向治疗肺部特异性疾病,比如流感、肺炎和肺结核。文章中,研究者Cathy Fromen表示,这种颗粒的表面电荷在刺激肺部免疫反应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利用非润湿模板粒子复制技术(PRINT),我们就可以对装载蛋白的颗粒表面的电荷进行特异性修饰,同时也可以避免其它颗粒特性的破坏,这就表明,PRINT技术具有独立修饰纳米颗粒  相似文献   
2.
3.
幽门弯曲杆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90例胃疾患者的胃粘膜上皮组织观察到幽门弯曲杆菌,应用微需氧的技术对这种细菌进行了分离和培养。在活体组织上的幽门弯曲杆菌的菌体多呈3个弯曲的螺旋形。在体外培养基上生长的菌体为稍弯曲的杆状,而在较老的培养物中细菌形态则成为短杆或类球状。显微超薄切片显示出细菌的胞壁具有双层的结构和带鞘的鞭毛。这种菌的菌体表面光滑,具有1—3根极生鞭毛,鞭毛的末端有膨大的类球形物。对分离物中的10株幽门弯曲杆菌的菌株进行了生理生化试验。其主要特征与典型的幽门弯曲杆菌基本相同,只是在25℃生长的性状有差异,并且经数次传代后能在  相似文献   
4.
应用电子探针研究黄叶生理病的水稻根内硅和铁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5.
赵惠燕  汪世泽 《昆虫知识》1990,27(6):339-342
在人工控制的5种温度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对生殖生物量的影响,用Weibull函数对前15天繁殖量进行了模拟,统计了各种温度下的繁殖寿命。结果表明:生殖起点温度为3.8958,与其发育起点温度接近;前15天繁殖量随温度降低呈落差态;高温下寿命缩短至30~35天,低温使寿命延长达85天。  相似文献   
6.
不同光强下西洋参的某些光合特性(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21.5%的自然光强下生长的西洋参的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a/b位、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皆比11%的自然光强下的高。光合作用最适叶温为28℃。21.5%自然光强下光合产物较多地分配到根部。11%自然光强下则分配到果实中的高些。  相似文献   
7.
乙烯拮抗剂—硫代硫酸银的生理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近年来,对乙烯在植物体内的代谢和作用,以及乙烯靶细胞和结合位点的研究十分活跃。在这些研究中,有不少是以硫代硫酸银(STS)作为“实验工具”的。本文就STS在研究乙烯生理作用中的主要优点及其抗乙烯的生理效应和可能的生理机制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水势与热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势ψ是热力学处理生物圈水分关系的基本概念,有利于阐明植物生长中水分的有效性、有效量和补给率问题,便于水分生理的系统分析。水势概念在1941年由汤佩松和王竹溪两先生共同提出。50年代开始,在国外广泛使用。国内约在70年代,在植物生理、土壤及气象等学科中开始使用。但由于是不同学科和作者引用的,多未从热力学基本概  相似文献   
9.
光强度对小麦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两种不同光强下水培5-7天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农大139”幼苗的光合特性,观察到生长期间的不同光强度对麦幼苗的光合膜一些成分和光合特性有明显影响,单位叶面积或单位鲜重中的Chl含量,Chl a/b比值,单位鲜重中的Car含量,以及光合膜中CPIa和CPI的含量,在低光强(2×10^3lx)下生长的幼苗都低,而光合膜中的LHCP的含量则高于在高光强(2×10^4lx)下生长的小麦幼苗,荧光诱导动力学测定结果表明,在高光强下生长的小麦其光合单位较小,而PSII活性和PSII原初光能转化效率都较高,同时,它们的叶绿体的PSII,PSI和全链电子传递速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10.
采后荔枝果皮色素、总酚及有关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成熟度约八成的“淮枝”在采收后2天内,色素的合成代谢仍相当活跃,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的含量增高,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增大,总酚保持原有水平,叶绿素降解,反映了果实达到完全成熟的特征,随后,上述各项参数因果实的衰老而下降,与采收当天相比,7天后花色素苷为90%,类黄酮为59%,总酚为71%,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为46%,讨论了酚类,花色素苷及两种酶活性之间的关系及对荔枝果实在成熟,衰老褐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