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取中国乌头属50种(含变种)植物,选取形态学性状46个、化学性状8个、组织学性状5个、生态学性状1个,运用数量分类方法,对该属进行属下等级的分类研究。根据数学分析结果,确定了树系图中变种、种、系、亚属的分级界线,并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各等级类群的划分。  相似文献   
2.
中国毛莨科植物小志(十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发现了乌头属2新种、毛莨属1新种,铁线莲属1新种,1新变种,及1新同物异名;讨论了吴兴铁线莲的系统位置,和西南银莲花、西南毛莨、唐松草等种的地理分布现象,认为有关分布现象系由第四纪冰期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3.
王文采   《广西植物》1995,15(2):97-105
在对有关形态特征进行分析之后.作者发现具三浅裂或三深裂基生叶,和较薄、脱落萼片的脱萼鸦跖花是鸦跖花属的原始种,而具五角形,三深裂基生叶的变叶三裂碱毛莨和裂叶碱毛莨是碱毛莨属的原始分类群.写出新修订的我国碱毛莨属属下分类群检索表;作者认为聚合果的形状是碱毛莨属的重要特征,并用来将此属的种分为二群,描述了碱毛莨属2新组,2新变种,水毛莨属1新变种.做出碱毛莨属2新组合报导了水毛莨属二种的新分布。  相似文献   
4.
中国重庆毛茛科银莲花属一新种——涪陵银莲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中国重庆市涪陵区的毛莨科Ranunculaceae银莲花属Anemone一新种——涪陵银莲花A.fulingensisW.T.Wang&Z.Y.Liu,并绘出墨线图。根据此新种的总苞苞片无柄,花具4-5枚萼片,花丝丝形,花粉具散沟等特征,可以确定此种应是属于银莲花属鹅掌草组Anemone sect.Stolonifera的一个成员;在该组中,此种以其独特的由2-10个块茎组成的念珠状根状茎而与该组的其他种相区别。鉴于在银莲花属中块茎出现于不同的演化路线中,以及这些块茎的出现系次生现象,可见此新种应是鹅掌草组的进化种。  相似文献   
5.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较全面地观察了铁线莲属(Clematis)植物和邻近类群和叶表皮特征,并对其系统学意义进行了讨论。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铁线莲属12组63种5变种及其同族邻近类群3属9种;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铁线莲属7组27种2变种及其邻近类群2属6种植物的成熟叶表皮细胞及气孔器的特征,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叶表皮细胞形状(表面观)为多边形、不规则形,垂周壁式样为较平直,浅波状和波状,气孔器普遍存在于下表皮,少数种的上表皮也有分布,其类型均为无规则型,在扫描电镜下可见:叶片通常具有条纹或有颗粒状或鳞片状附属物,气孔器外拱盖内缘通常为浅波状或近平滑。在黄花铁线莲组(sect.Meclatis(Spach)Tamura)和灌木铁线莲组(sect.Fruticella Tamura)中,叶表皮具有双面气孔器的特征对于组下亚组的划分有一定意义。并且叶表皮特征对于一些种的分类学处理也有一定的价值,同时也为属下组间的系统进化关系提供了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6.
铁线莲属研究随访(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Eichler(1958)在研究马来西亚铁线莲属植物时也深入地研究了中国、越南、泰国、缅甸及喜马拉雅山区的该属标本,认为根据我国台湾标本描述的Clematis taiwaniana Hayata可能为C.javanaDC.的异名。本文作者在研究了有关的南洋群岛、中国台湾及日本琉球群岛的标本之后同意Eichler的归并意见;此外,C.grataWall.var.ryukiuensis Tamura,C.sikkimensis(Hook.f.&Thoms.)Drumm.ex Burkill,C.connata DC.var.bipinnata M.Y.Fang,C.kilungensis W.T.Wang & M.Y.Fang等拉丁学名也被归并为异名。(2)对大叶铁线莲组sect.Tubulosae做出了新的分类系统。特产日本的Clematis takedana Makino自发表后一直被认为是C.apiifolia DC.和C.stans Sieb. & Zucc.(大叶铁线莲C.heracleifolia DC.的近缘种之一)的杂交种。此种为木质藤本植物,具三出复叶,腋生花序有多数两性花,呈圆锥状,而相似于C.apiifolia DC.(萼片水平开展,雄蕊无毛,花药狭长圆形,药隔顶端不突出),但其萼片向斜上方开展(花萼宽钟状),花丝上部有疏柔毛,花药条形,药隔顶端有短突起而不同。笔者发现,特产我国河北西部和北京山地的羽叶铁线莲C.pinnata Maxim.(叶为具5小叶的羽状复叶)具有与C.takedanaMakino相同的花构造,二者在亲缘关系上极为相近,组成一个自然小群。这二种与特产北京的细花铁线莲C.tatarinowii Maxim.(花两性,萼片直立,花丝上部有疏柔毛,花药狭长圆形,背面有疏柔毛,药隔顶端不突出)组成大叶铁线莲组sect.Tubulosae的原始群——羽叶铁线莲亚组subsect.Pinnatae。而原来的大叶铁线莲C.heracleifolia DC.等种组成此组的进化群——大叶铁线莲亚组subsect.Tubulosae,其特征为花通常单性,萼片直立,雄蕊常有疏柔毛,茎直立,草质至木质。此外,还对C.siamensis Drumm.ex Burkill的4变种和C.connata DC.的5变种进行了分类。(3)描述了3新系、3新种和4新变种。(4)做出了6新组合和3新等级。  相似文献   
7.
中坝鹅掌叶附子中的生物碱成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中坝鹅掌叶附子(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块根中分离得到6个二萜生物碱,根据波谱方法分别鉴定为:songoramine(1)、次乌头碱(hypaconitine,2)、karakanine(3)、宋果灵(songorine,4)、尼奥宁(neoline,5)、附子灵(fuzline,6)。其中化合物3为首次从该植物的块根中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8.
黄附子中糖复合物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药中糖复合物研究是21世纪生物科学热点之一。本文首次报道了附子中糖复合物的研究结果。我们采用饱和硫酸铵沉淀、乙醇分级沉淀及DEAB-C32层析方法,从黄附子中分离出三种组分,通过鉴定发现:组分I主要为糖蛋白,组分Ⅱ主要含酸性多糖,组分Ⅲ可能是淀粉。此研究结果为全面深入地研究和开发附子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王文采 《广西植物》1997,17(1):1-15
(1)对P.A.Munz1967~1968年发表的关于亚洲翠雀属一文中的多数错误鉴定逐一加以改正;(2)从Munz鉴定错误的标本中发现了4新种和1新变种;(3)在发同了浅裂菟葵的具有花标本之后,补充了该种花的描述;(4)在研究了ThalictrumlaxumUlbr.的等模式之后,认为该种不能成立,应是T.robustumMaxim,的异名。(5)描述了1铁线莲属新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