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猕猴桃科的花粉形态及其系统位置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作者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少数种类用透射电镜)对猕猴桃科Actinidia- ceae(按照Cronquist 1981和Dahlgren 1983的概念)的猕猴桃属Actinidia(15种)、藤山柳 属Clematoclethra(5种)和水东哥属Saurauia(3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并与山茶科 Theaceae(7属9种)和山柳科Clethraceae(1属1种)的花粉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花粉的 资料,并综合分析有关的外部形态、胚胎和化学方面的特征,讨论了猕猴桃科的范围,以及这个 科的系统位置。  相似文献   
2.
陈秀香   《广西植物》1987,(4):301-302
几年来,我所在中草药资源调查工作中,发现一些我国及广西未曾记录过的植物,现整理成文,以供有关部门参考。本文引用的标本均收藏在广西中医药研究所植物标本室(GXMI)。 山椒子水番挑(博白)番落技科Annonaceae Uvar花a grandiflora Roxb.in FI.Ind.2:665.1524;李秉滔,植物分类学报14(1):98.2976,蒋英,李秉滔,中国植物志30(2):26,图版10. 1979。 广西东南部:博白县,浪平公社,水库边1971年5月9日,王鉴均2247外北流县,隆盛公社,天堂,坡地疏林中,1977年9月26日北流调查队8一44口7。 分布:广东南部,广西东南部;印度、缅甸、泰国、越南、马来…  相似文献   
3.
中国部分山茶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报告(英文)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文报道36个种或变种的染色体数目,按张宏达的分类系统涉及到了4个亚属、11个组,其中2个种进行了不同居群的观察。结果表明(详见表1),山茶属植物的染色体基数都是x=15。在自然界,染色体倍性变异从2倍体到8倍体均有,但多数种为2倍体。我们观察的这36个种或变种中,2倍体种有22个,4倍体种3个,6倍体种10个,8倍体种1个。这一系列的多倍性变异,主要表现在种间。此外,同种不同居群间也有不同倍性的变异。例如C. forrestii在不同居群间有2倍体、4倍体和6倍体。而且各个不同倍性的植株表型特征没有明显的变异,估计是同源多倍体或称种内多倍体。  相似文献   
4.
山茶属茶组植物的订正   总被引:55,自引:5,他引:50  
  相似文献   
5.
红皮糙果茶的体细胞染色体形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红皮糙果茶Camellia crapnelliana是一种常绿小乔木、叶大、革质、表面发亮,树皮平滑,花、果特大,挂果期长,是一种良好的庭园绿化树种,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在山茶属植物中具有特殊的形态。该种在张宏达的山茶属植物的分类系统中,属山茶亚属Subgen Camellia糙果茶组Sect.Furfuracea,又名博白大果油茶Camelliagigantocarpa。作为山茶属的育种原始材料,我们对其作的核型研究,将为山茶属植物提供细胞遗传学的研究资料,以指导育种工作。该种核型研究,国内外未见报道。本文还结合试验提出一种改进的压片方法。  相似文献   
6.
固定化酵母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本文采用微分反应器初速度法对以海藻酸钙为载体的固定化酵母的耗糖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测得了固定化酵母的表观动力学常数,并进一步求得了固定化酵母的本征动力学常数。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化酵母的表观动力学常数显著受内外扩散的影响,其本征动力学常数与 游离酵母的动力学常数比较,也有较大的不同。此外,对内扩散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7.
山茶属Camellia植物在其进化过程中,以雄蕊不定数、在某些类群中存在心皮离生至合生的中间过渡,认为是山茶科中较原始的一属,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中国长江以南广袤的亚热带地区是该属的现代分布中心,中南半岛和我国云南、广西南部的热带地区种类虽少,却集中了本属原始或较原始的类群和种类。本属演化上的近缘属或姐妹群——核果茶属Pyrenaria(包括石笔术属Tutcheria)分布区大致与本属相似,其原始(子房5室,心皮先端多少分离,花柱离生)的种类也分布于此,它们可能同出于一个心皮离生的古老祖先,即生长于亚洲古热带森林环境中的类似千五桠果属(Dillenia)的原始山茶科植物,上述地区是该属的早期分化中心和起源地,大约在白垩纪特提斯海(古地中海)东岸的劳亚古陆和冈瓦纳古陆接触地带由原始五桠果类植物演化而来。山茶属植物自热带亚洲起源和分化发生后,向四周辐射状扩展,在亚洲大陆,类群和种类明显表现出由南向北、从热带向亚热带分化和替代的规律。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经历第三纪以来地史和古气候的变迁,分化发展为具花梗和花梗强烈缩短变无便的两个演化枝,分道扬镳平行发展,两枝在演化上相似地表现出雌、雄蕊数目的减少及合生水平的提高,本属最进化的类群是分布区南界的管蕊茶组 Sect.Calpandria和广布我国亚热带林下的连蕊茶组Sect.Theopsis,前一组花丝全部合生成肉质管,后一组雌、雄蕊高度合生,果通常1室发育,中轴退化。晚第三纪以来,古气候的变迂和亚洲山体的隆升,山茶组 Sect.Camellia,油茶组Sect.Paracamellia以及连蕊茶组 Sect.Theopsis在新的环境中产生进一步分化和自然杂交,出现了一些多倍体种群,细胞地理学研究表明,自中南半岛向北呈现出核型由对称到极不对称、染色体从二倍体到多倍体的变异系列,从而对山茶属中演化与分布的一致性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8.
9.
罗汉果营养成分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徐位坤  孟丽珊   《广西植物》1981,(2):50-51
<正> 罗汉果(Momordica grosvenori Swingle)在广西有栽培的,也有野生的。栽培的有青皮果、拉江果和长滩果等品种。长期以来,人们的习惯认为长滩果比拉江果好,拉江果又比青皮果强。 据文献报道,一个干燥的罗汉果,平均以15克计,约含有相当于500克砂糖的甜味。日本学者竹本常松说,中国药学证明,罗汉果对各种疾病有效果的起主要作用的就是那种果中所含的比砂糖甜300倍的新物质,新物质是属于三萜系的砂糖以外的甜味物质之一,糖尿  相似文献   
10.
梁盛业  钟坚   《广西植物》1991,11(3):227-228
<正> 长柄山茶 图1 Camellia longipedicellata (Hu) H. T. Chang et D. Fang in Acta Phytotax. Sin. 18 (2): 229, 1980 Theopsis longipedicellata Hu in Acat Phytotax. Sin. 10 (2): 141, 1965. Deseriptio addenda: Frutex sempervirens 1—1.5 m altus; fructus capsularis terminalis, compresse deltoideo-globosus, 1—1.5 cm diam. 6—10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