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6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50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水稻无花药型不育材料的发现及其转育后代育性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无花药型不育材料的发现及其转育后代育性初步观察①1宋德明1王志2刘永胜1王茂理1龙太康2孙敬三1(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绵阳621002)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关键词水稻,野生稻,无花药细胞质雄性不育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2.
植物叶片功能性状能够响应环境条件的变化,反应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当前,针对藤本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地理格局及其环境驱动力的研究较少。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永瓣藤(Monimopetalum chinense)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布区内11个种群的15个叶片功能性状进行测量,并结合气候、土壤因子来解释叶性状变异。比较叶片性状在局域和区域尺度上的种内变异程度,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环境因子对叶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局域尺度上,永瓣藤叶功能性状变异系数介于3.0%-22.5%,其中,叶面积变异程度最大,叶片碳含量变异最小。永瓣藤叶片形状随纬度上升而变得宽且圆。叶片磷含量相对较低,永瓣藤的生长可能受到了磷限制。土壤与气候因子是叶片性状的重要驱动因素,解释了25%-97%的叶片性状变异。在温度和水分充足的情况下,永瓣藤叶片趋向于的慢速生长的保守策略。总体来说,永瓣藤叶片功能性状通过一定的种内变异和性状组合,并与气候、土壤因子相互作用,适应当前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3.
云南南部姜科新植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4.
延胡索分类的化学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阳产延胡索与大连产齿瓣延胡索经成分分离和TLC、HPLC对比,发现延胡索以啊扑啡类生物碱如glaucine为主,而齿瓣延胡索则含corynoline类生物碱。根据生物碱的类型及含量比较,二者有明显差异,结合延胡索的植物形态和植化分类特征判断,将延胡索作为与齿瓣延胡索近缘的独立种处理较为合理,即为Corydalis yanhusuo W. T. Wang ex Z.Y. Su et C. Y. Wu  相似文献   
5.
无融合生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义贤 《生物学通报》1989,(12):14-15,4
在自然界,大多数高等生物的生活周期都有明显的配子体世代和孢子体世代交替的现象。孢子体经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雌雄配子受精融合,成为下一代孢子体的开始,这就是有性生殖,是生物最主要的生殖方式。但是,有些生物的生活周期绕过了这个重要过程,不经过雌雄配子融合,直接从配子体或孢子体的一个或一群细胞发育为子代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做无融合生殖(apomixis),这是无融合生殖的广义概念。无融合生殖的狭义概念则认为是有性生殖的一种特殊方式或变态。这种生殖方式在动、植物界都存在,但在植物界更为普遍,且类型较多。  相似文献   
6.
7.
在NH4^ 或在无氮培养条件下,对多变鱼腥藻的营养细胞照光并通过N3气24小时,均可诱导出可逆氢酶,照光和厌氧是在多变鱼腥藻营养胞中诱导出可逆氢酶的必要条件。--在NH4^ 或无氮两种培养条件下所诱导出的可逆氢酶的性质基本相同。(1)当提供还原甲基紫精做它的电子供体时,它们能够放氢;当提供苄基紫精做它的电子受体时,它们都可以吸氢。(2)它们都是热稳定的,并对O2都是不敏感的。(3)它们的放氢活性的最适pH相同,为pH7-7.5。(4)在NH4^ 和无氮培养条件下,所诱导的可逆氢酶的Km值(对于放氢)分别为300umol/l和295umol/l,大致相同,如此高的Km值表示它们在细胞中的代谢功能可能是放氢。(5)CO抑制它们的放氢活性,而C2H2对它们的放氢活性没有影响,在NH4^ 培养条件下,从从变鱼腥藻营养细胞所诱导出的可逆氢酶的放氢活性可达1530nmol H2/mg. 干重.小时。它比在无氮培养条件下所诱导的可逆氢酶的放氢活性高3-5倍,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多变鱼腥藻在无氮培养条件下,异形胞的出现影响营养细胞中可逆氢酶的合成和活性的调节。  相似文献   
8.
滇东南早泥盆世夫颌类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相似文献   
9.
我国北部的七种VA菌根真菌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相似文献   
10.
用逆行溃变(Kohnstamm,1902;Yagita,et al.,1909;Torvik,1957)局部电刺激中枢(Chatfield,1942;Magoun et al.,1942;Wang,1943)等方法进行唾液中枢的定位,所得到结果很不一致。近年Satomi(1979)等用辣根过氧化酶(HRP)浸泡猫中间一面神经或鼓索神经,观察了脑干中逆行标记细胞的分布。但用HRP直接浸泡支配猫颌下腺的神经分支尚未见报道。此外,只见到关于鼓索神经纤维类别和数量的分析的光学显微镜研究(Foley,1945),用光镜和电镜相结合分析颌下腺神经支中的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