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独叶草形态学的研究III.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和解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独叶草 Kingdoinia uniflora 的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规律。 花的各部分 多而无定数,呈螺旋状排列。花被片的脉序呈开放的二叉分枝,可分三类。雄蕊分能育和不 育两类,维管束单一,后者顶端的凹沟内具蜜腺,前者的花粉囊呈侧向-外向着生。心皮分化 为三部分,子房具柄,含1枚横生胚珠。开花时,心皮不完全闭合,属半开放型,近似黄连属(Coptis)植物。聚合瘦果,种子1枚,胚处于原胚期,胚乳丰富。文中还讨论了有关形态演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独叶草叶二叉分枝脉序中网结脉和盲脉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对独叶草营养叶二叉分枝脉序及其中的网结脉和盲脉的形态学研究表明:(1)网结脉中2条完全汇合的与靠近脉中完全分离的叶脉之间未发现任何形式的维管束汇合的中间类型及网结脉中具有不同程度的连接脉退化痕迹的事实表明,网结脉不可能由靠近脉产生,相反,由于网结脉中联结脉的退化而形成开放脉;(2)盲脉是通过伴随着齿退化的达齿脉的退化、网结脉中联结脉的间断、非网结脉由分枝处间断三种方式产生的;(3)越裂片脉的出现及其可以形成网结脉的现象表明独叶草营养叶可能曾具有较为复杂的脉序,这种叶脉也呈现出退化的趋势;(4)独叶草营养叶的二叉分枝脉序可能是一种退化性状,而网结脉的出现可能是这种退化过程中的残留痕迹。  相似文献   
3.
等彩蝇属的研究,国外做过很多工作,国内近年陆续有报道(方建明、范滋德,1984,1985,1986),本文报道5个新种,3个中国新纪录,均采自云南。模式标本存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4.
封面说明     
《生物磁学》2009,(18):3446-3446
这个图片设计,被编委会命名为"和谐生命之光"。中国传统哲学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界的和谐是一种一分为二的对立统一,但世界同时又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因此背景采用带有金属色彩的变形太极图案,由一个中心点分两部分旋转生出整个奇妙的世界,既是对传统的传承,也体现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封面说明     
《生物磁学》2009,(22):4247-4247
这个图片设计,被编委会命名为“和谐生命之光”。 中国传统哲学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界的和谐是一种一分为二的对立统一,但世界同时又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因此背景采用带有金属色彩的变形太极图案,由一个中心点分两部分旋转生出整个奇妙的世界,既是对传统的传承,也体现了新的发展。太极图案首先代表了传统的中国文化,有中国特色,该图案也在奥运会开幕式展示中国传统文化时出现过;  相似文献   
6.
以牡丹江地区的白牛槭(Acer mandshuricum)、茶条槭(Acer tataricum subsp. ginnala.)、糖槭(Acer saccharum)、五角槭(Acer pictum subsp. mono)4种槭树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春季、夏季和秋季进行取样,测定叶片性状指标(叶厚度、气孔长度、气孔宽度、气孔密度、叶脉密度、比叶面积及色素质量分数),分析叶片各性状的季节变化趋势,并探讨色素与叶性状间在不同季节下的关系。结果如下(:1)4种槭树均表现为在夏季具有较高的叶厚度、较低的比叶面积和气孔密度,在秋季具较高的比叶面积和叶脉密度、较低的叶厚度。(2)4种槭树均为在夏季有较高的叶绿素a、b,在秋季色素质量分数均降低,季节变化区间分别为叶绿素a 77.40%~98.80%,叶绿素b 85.60%~99.53%,类胡萝卜素4.29%~78.52%。(3)色素与叶性状关系密切,季节动态下色素与比叶面积、气孔密度、叶脉密度正相关,与叶厚度、气孔长度、气孔宽度负相关(P<0.05),但不同季节相关性略有差异。4种彩叶植物的叶片在应对不同季节的气候条件时形成了不同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7.
以六种彩叶植物紫叶李、红花木、红叶石楠、红枫、鸡爪槭和金叶女贞的叶片为材料,对其营养成分及有害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以红花木为最高,维生素C含量以红枫为最高,β-胡萝卜素含量差异最大,紫叶李最高达15.99mg·kg-1。六种彩叶植物矿质营养元素种类齐全,其中红花木的营养元素总量最高。六种彩叶植物均含有18种氨基酸成分,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各不相同,但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却较为一致,且都高于40%。六种彩叶植物叶片内均含有一定量的铅、镉、砷、汞等有害元素,但有害元素尤其是砷和汞的含量均低于允许量。  相似文献   
8.
巴西彩龟消化道组织学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西彩龟的消化道管壁由内向外依次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4层结构组成.食管、胃和大肠有纵行粘膜皱襞,小肠无皱襞但有绒毛.食管上皮和肠上皮为复层柱状上皮,胃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消化道粘膜固有层内分布有淋巴细胞,虽然淋巴细胞有聚集现象,但没有形成典型的淋巴小结.无食管腺和肠腺,虽然有胃腺但胃腺细胞分化不明显,说明巴西彩龟消化道的组织分化程度较低,在系统发育中处于较低等地位.  相似文献   
9.
独叶草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育花  任坚毅  林玥  刘喆  刘晓  岳明 《生态学杂志》2007,26(7):1038-1042
应用CI-301PS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独叶草(Kingdonia uniflora)营养叶的光合生理生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独叶草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峰值出现在13:30和16:30左右,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其叶片的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WUE)的变化也呈双峰型.自然条件下,独叶草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PAR)、蒸腾速率、气孔导度(Gs)之间都具有多项式回归关系,R2分别为0.2082、0.2016和0.0582(n=129,P<0.05),但独叶草叶片净光合速率与空气温度(Ta)相关性不显著(P>0.05).独叶草叶片的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分别为14.93和215.76 μmol·m-2·s-1,只能适应较窄的光照环境.  相似文献   
10.
斜纹猫蛛和红彩真猎蝽均是烟草上斜纹夜蛾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室内测定几种干扰因素对斜纹猫蛛和红彩真猎蝽捕食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干扰因素对斜纹猫蛛种内、红彩真猎蝽种内和两种捕食者种间的捕食作用均有明显的干扰作用,随捕食者数量的增加,其对斜纹夜蛾捕食作用率显著降低。斜纹猫蛛种内的干扰系数和红彩真猎蝽种内的干扰系数分别为0.7278和0.6911,而两者种间的干扰系数为0.9464,说明两者种间的干扰作用要明显高于同一种捕食者种内的干扰作用。两种捕食性天敌对斜纹夜蛾的捕食量和捕食作用率随烟草茎杆数的增加而降低,表明空间异质性同样是影响两种捕食性天敌捕食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