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酰尿输出型蚕豆有一定程度合成和同化酰脲的能力(刘承宪和黄维南1987a),蚕豆叶片尿囊素酶(B-ALNase)和酰脲输出型大豆叶片尿囊素酶(S-ALNase)(Thomas等1983)不同,是热敏感的(刘承宪和黄维南 1987b)。我们进一步分离和纯化B-ALNase,并作了初步的鉴  相似文献   
2.
蚕豆根、茎和叶含有0.31~0.70 μmol酰脲·g~(-1)FW,并受结瘤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摘除正在生长的器官可观察到同腋位叶片酞脲含量暂时升高现象。 叶片中酰脲主要是尿囊酸。尿囊素酶和脲酶活性分别为0.30 μmol尿囊酸·g~(-1)FW·h~(-1)和0.19 μmol NH_3·g~(-1)FW·h~(-1)。尿囊酸含量和尿囊素酶活性日变化相似,只是后者峰值比前者出现早。  相似文献   
3.
<正> (山王丌)岗通城虎Aristolochia longgangensis C.F.Liang.民间用于治疗小儿高烧,损伤,虫伤等疾病。(山王丌)岗通城虎是一新种,其化学成分还未研究过。我们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 采用热乙醇提取其总成分,然后用冷乙醇溶解,再用石油醚洗涤,不溶物用硅胶柱层析  相似文献   
4.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囊素的含量,本文采用正交实验,对白刺种子尿囊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尿囊素的提取效果的影响程度为乙醇浓度>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从而确定白刺种子中尿囊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60%,料液比为1∶12(W/V),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1 h,重复提取3次.  相似文献   
5.
国产日本薯蓣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和药理实验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野生日本薯蓣(DioscoreajaponicaThunb.)的多糖及尿囊素含量与薯蓣(DoppositaThunb,药材名山药)非常相近,药理实验结果表明,日本薯蓣具有极显著的降血糖和降血脂功能,与山药类药材具有相同的作用,证明国产日本薯蓣具备了开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大豆 (Glycine max L.cv.Keyu 10 )种子和叶片提取液中的尿囊素酶 (ALNase)是热稳定的 ,但在Ca2 、Mg2 或 Mn2 存在的条件下对热有不同的反应。 75℃热处理 5 min,种子提取液中的酶除 Mg2 尚存有 1/ 3酶活性外 ,其余全部丧失 ,56%以上的蛋白质变性 ;叶片提取液中的酶除 Mn2 使活性下降 36%外其余仍然稳定 ,热变性蛋白也不因 Ca2 、Mg2 和 Mn2 的存在有明显增加。在室温下二价金属离子可以清除大豆种子提取液中 50 %以上非酶蛋白 ,但不影响酶活性。二价金属离子这种作用和其浓度无关 ,增加浓度反而有减弱的趋势 ,也不受 Na Cl的影响。两种 ALNase提取液对不同的难溶性钙盐也有不同的反应 ,种子提取液经 5% Ca SO4 处理后非酶蛋白减少近 50 % ,酶活性受影响不大 ;叶片提取液对Ca3 (PO4 ) 2 敏感 ,经处理后酶活性损失 50 %左右 ,蛋白损失近 70 %。 Mn2 对种子提取液中 ALNase有激活作用 ,但这种激活作用随着酶的纯化而消失。乙二胺四乙酸钠 (EDTA)对两种提取液中 ALNase活性没有影响 ,但外加二价金属离子浓度接近 DETA浓度时酶活性很快丢失  相似文献   
7.
同一生育时期大豆品种长农5号植株中的酰脲含量,以主茎最高,叶柄次之,叶片最低。前二者的酰脲含量从基部向上逐渐增加,茎段幼嫩部分含量最高。叶片中酰脲含量在营养生长期间稍高,生殖生长期间同一节位叶片中无明显变化。结荚期以前幼叶中酰脲含量较高,鼓粒期不同节位间无明显差异。不同节位叶片中尿囊素酶活性高低与茎和叶柄中酰脲含量大小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8.
邱运平  陈秀珍  朱大元   《广西植物》1982,(4):213-215
<正> (山弄)岗通城虎Aristolochia longgangensis C.F.Liang.在前文我们曾报导从其根中分得结晶性单体(Ⅰ—Ⅺ),其中四个(Ⅰ、Ⅱ、Ⅲ、Ⅳ)经鉴定为尿囊素(Allantion)、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马兜铃酸C(Aristolochic acid C)和马兜铃内酰胺-β-D-葡萄糖甙(Aristololactam-β-D-glucoside)。本文报导另外三个化合物(Ⅶ、Ⅴ、Ⅸ)的鉴定,它们分别为马兜铃内酰胺AⅡ(Aristololactam AⅡ),朱砂莲内酰胺  相似文献   
9.
植物材料中尿囊素及尿囊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尿囊酸性质极不稳定,需要有快速,准确的分离检测方法,本试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检测尿囊素和尿囊酸,并认为该法是一种较好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0.
蚕豆叶片尿囊素酶热敏感,在30℃的半衰期是50min。缺底物时预处理10min,半失活温度是41.5℃。甘油能提高其热稳定性,在30%甘油保护下,15℃和25℃之间的活化能是14 644J mol~(-1)(3.5 keal/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