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1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1101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生态学报》2018,42(9):963
全球氮沉降不仅改变土壤氮和磷的有效性, 同时也改变氮磷比例。氮磷供应量、比例及其交互作用可能会影响植物种子性状。该研究在内蒙古草原基于沙培盆栽实验种植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 设置3个氮磷供应量水平和3个氮磷比例的正交实验来探究氮磷供应量、比例及其交互作用对灰绿藜种子性状的影响。结果发现氮磷供应量对种子氮浓度、磷浓度和萌发率影响的相对贡献(15%-24%)大于氮磷比例(3%-7%), 而种子大小只受氮磷比例的影响。同时氮磷供应量和比例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种子氮浓度和磷浓度。同等氮磷比例情况下, 低量养分供应提高种子氮浓度、磷浓度和萌发率。氮磷比例只有在养分匮乏的环境中才会对种子大小和萌发率产生显著影响。总之, 灰绿藜种子不同性状对氮或磷限制的敏感性不同, 同时种子性状也对养分限制表现出适应性和被动响应。  相似文献   
2.
掘氏疫霉遗传传学研究:I.自交后代...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3.
细胞培养中支原体污染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以应用指示细胞培养物的DNA荧光染色为主,辅之以微生物培养(支原体营养肉汤和琼脂培养)的方法作为细胞培养中的支原体污染的检测系统。用该系统检测了45个细胞系,支原体等微生物污染达66.6%,其中确证支原体污染率为31%。  相似文献   
4.
5.
若干种枝角类卵鞍表面亚显微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扫描电镜对发头裸腹溞、蚤状溞、隆线溞指名亚种以及隆线溞东湖一亚种的卵鞍分别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卵鞍表面的亚显微结构有明显的差异,但亚种之间差异较小。隆线溞指名亚种与隆线溞东湖一亚种二者的卵鞍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出有什么差异,然而亚显微结构却互不相同。这就为东湖一新亚种的确定提供了一项可靠的依据,同时也进一步证实卵鞍的超微结构确可作为枝角类分类的表征。  相似文献   
6.
枝跗瘿蜂科(Ibahidae)是个小科,所有种类均寄生蛀干害虫树蜂科(Siricidae)的幼虫。我国大陆的本科种类由杨忠岐1991年首次作了报道。现记述采自祁连山林区的另1新种。该种寄生于为害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的黄肩长尾树蜂(Xeris spec-trum spectrum)等树蜂的幼虫。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北林学院天敌昆虫研究室。至此,我国大陆共有本科种类3种,加上台湾的1个种,我国共有4种:  相似文献   
7.
痘苗病毒天坛株非必需区与病毒生物学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水蝉  阮力 《病毒学报》1992,8(4):293-302
  相似文献   
8.
大丽轮枝菌毒素的多糠组份对棉花致萎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元寿  王建新 《真菌学报》1991,10(2):155-158
  相似文献   
9.
1980—1981年先后自北京、昆明、福州等地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 (Lange)Sing.]上分离到一种真菌,在PDA上的培养性状与蘑菇轮枝菌(Vertieillium psalliotae Tresch.)和蛛网丝枝霉中国变种[Aphanocladium aranearum(Petch) Gams var sincase J.D.Chen]近 似。镜检可见其兼具上述两种菌的形态。经反复多次纯化,并挑取单孢子培养,肯定了这种真菌是纯菌。在培养基上已保存4年,形态稳定。它具典型蘑菇轮枝菌形态,而其丝枝霉型瓶梗的形成和瘪缩时间、长度、原瓶梗数量、末端瓶梗数及排列密度等,都与蛛网丝枝霉中国变种有一定差异,与丝枝霉属其它种亦不同,故定为两型丝枝霉新种(Aphanocladium dimorphum sp-nov.)。本文详细描述了该新种的形态,井对文甲所提的五种真菌及其与Engyodontium属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生物分类学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分析入手,论述了性状加权的哲学基础和生物学意义,对不同学派的观点从理论上进行了客观分析,并提出了作者本人的一些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