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厦门港进行微型硅藻(<20μm)研究中, 发现2个新种:Cymatosira gibberula sp. nov.和Rocella marina sp. nov.; 2个在我国首次记录的属: Arcocellulus 和 Minutocellus, 以及1个首次记录的种Skeletonema menzelii Guillard, Carpeuter &; Reimann.  相似文献   
2.
毛彬彬  张巧仙  方云  林尽 《蛇志》2021,(1):74-76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提高肿瘤患者输液港护理依从性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8月我院收治的504例输液港置管的肿瘤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240例和观察组264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和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PDCA循环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输液港护理依从性,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输液港护理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能优化维护流程,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输液港护理依从性,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大亚湾红树林研究1.澳头港的红树植物群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大亚湾澳头港附近的红树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外貌及演替。该地区红树群落的主要类型有7个,即白骨壤群落、白骨壤桐花树群落、白骨壤+秋茄桐花树群落、海漆木榄群落、海漆桐花树群落、桐花树群落、老鼠勒群落。  相似文献   
4.
香港吐露港附近岛屿植被与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调查统计,香港吐露港附近岛屿共有维管植物180种,隶属于71科148属;植被类型主要有常绿灌丛和灌草丛、次生性常绿阔叶林、海边沙滩植物群落和红树林。热带、亚热带成分在该地区植物区系中占有较强优势。本文首次系统报道了吐露港附近各岛屿的植物种类和分布特点,比较了不同岛屿之间及与其邻近地区之间植物物种多样性特点,并对诸岛上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生命世界》2006,(4):108-108
为把握近两年来基因组学研究的最新动态,探讨其在医学和临床实践上的应用,加强中国基因组学家和医学家与国际同行的沟通和交流,在第一届峰会的基础上,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中科院心理所行为遗传中心与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特定于2006年5月17-19日举办“第二届后基因组高峰会议——基因组时代的医学”。本次会议着重探讨基因组新技术的前沿进展及其在临床实践和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大亚湾澳头港附近的红树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外貌及演替。该地区红树群落的主要类型有7个,即白骨壤群落、白骨壤-桐花树群落、白骨壤+秋茄-桐花树群落、海漆-木榄群落、海漆-桐花树群落、桐花树群落、老鼠勒群落。  相似文献   
7.
顾海峰  孙军  邹迎麟  方琦  蓝东兆 《生态学报》2006,26(4):1021-1027
在2003年厦门港发生的一次裸甲藻赤潮中分离得到了纤小裸甲藻(Takayama pulchellum),并对其形态学进行了光镜和电镜的观察,该株藻细胞个体较小,长约20~23μm,宽约14~20μm.藻细胞外表卵圆形,细胞上壳有一条明显的S形顶沟,顶沟是特异性的反S形.与模式种相比,这一株裸甲藻细胞核更靠上部,大部分细胞横沟都没有偏移.纤小裸甲藻在盐度为28时比生长率最大,达到0.42,随着盐度下降,比生长率也跟着下降,当盐度下降到16时,生长率为0.盐度范围在8~16时,超过80%的藻类能存活48h;当盐度低于4时,生长率和存活率都为0.24~27℃是纤小裸甲藻的最适生长温度,比生长率超过0.50,当温度升到30℃时,生长率急剧下降到约0.35.毒素测定结果显示该株裸甲藻不含麻痹性贝毒和神经性贝毒.本株纤小裸甲藻大亚基D1~D2区序列长度为721bp,与基因库中该种的一株相似种同源性超过99%.对18株裸甲藻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建立的系统进化树显示,纤小裸甲藻和Karlodinium micrum的距离最近,通过ITS序列建立的系统发育树大致能够把Akashiwo属、Karenia属、Karlodinium属和Takayama属与Gymnodinium属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8.
于2011年12月—2012年11月,每月一次测定新开挖景观河道——上海临港B港河道的浮游植物和水质指标,对该河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223种,绿藻门种类最多,其次为蓝藻门和硅藻门,浮游植物群落数量变幅为7.52×106~212×106cells·L-1,平均数量为66.27×106cells·L-1,丰水期的种类数高于枯水期,浮游植物数量则相反,各季度优势种变化不大,主要以蓝藻门的平裂藻属(Merismopedia spp.)为主;典范对应分析排序表明,浮游植物在4个象限中分布均匀,反映河道水系处于四季分明的亚热带气候特点;主成分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排序表明,对河道浮游植物群落动态变化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是盐度、营养盐(TN和TP);小形色球藻(Chroococcus minor)、银灰平裂藻(Merismopedia glauca)、膨胀四角藻(Tetraedron tumidulum)和针杆藻(Synedra sp.)可作为盐度的指示种;短线脆杆藻(Fragilaria brevistriata)、尖针杆藻(Synedra acus)、新月菱形藻(Ntizschia closterium)和束缚色球藻(Chroococcus tenax)对指示有机污染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北部湾盆地涠洲组和流沙港组的钻井所获的岩屑进行孢粉分析,以孢粉组合优势和特征分子为依据,划分出流沙港组4个孢粉组合,涠洲组3个组合8个亚组合。流沙港组时代属于始新世,以藻类为优势的孢粉组合属于晚始新世,涠洲组属于渐新世。始新统与渐新统的界线位于流沙港组与涠洲组之间。  相似文献   
10.
《生物磁学》2010,(17):3401-3401
冷泉港实验室Raffaena Sordena博士领导的研究组称他们发现了肿瘤细胞对最有效的靶向性治疗药物特罗凯(盐酸厄洛替尼片)产生耐受的机制。自从2004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其上市以来。特罗凯显著地治疗了一类难治性癌症包括非小细胞性肺癌及胰腺癌患者。研究论文发表在《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