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4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2354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216篇
  2021年   204篇
  2020年   244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207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414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352篇
  2011年   360篇
  2010年   353篇
  2009年   389篇
  2008年   524篇
  2007年   328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297篇
  2004年   299篇
  2003年   299篇
  2002年   334篇
  2001年   284篇
  2000年   236篇
  1999年   224篇
  1998年   222篇
  1997年   167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141篇
  1994年   153篇
  1993年   124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PAG)在疼痛的调控过程中处于一个不可或缺的位置.其不仅是痛觉信息上行传递的重要部位,还是疼痛抑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PAG,包括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和谷氨酸(glutamate,Glu)在内的神经递质以及内源性阿片肽(endogenous opioid peptides,EOP)和内源性大麻素(endocannabinoid,e CB)为代表的神经调质都参与了PAG对疼痛的信息传递以及调节.本文重点综述GABA、5-HT、Glu、EOP和eCB在PAG参与疼痛生理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镇痛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科学快讯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6):I0001-I0006
日本调查表明多喝绿茶可大幅降低脑梗塞死亡风险新华网东京5月6日报道:日本新公布的调查结果表明,每天坚持喝绿茶:有益健康,适当多喝绿茶甚至可大幅降低脑梗塞的死亡风险。据共同社目前报道,日本东北大学公共卫生学副教授栗山进一等人从1994年起,以日本本州东北地区宫城县4万多名40岁至79岁的中老年人为对象,实施跟踪调查。研究人员按照调查对象每天喝绿茶的量,将他们分成4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4.
5.
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孕妇即将分娩 ?是胎儿身体的大小 ,还是某种生物活性物质 ?决定因素来自胎儿还是来自母亲 ?长久以来 ,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生殖生理学家们。解决了这一问题就可能为阻止早产发生提供有效的手段。最近研究表明 ,肺泡中的表面活性物质A(SP A)介导了决定  相似文献   
6.
研发动态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7,27(9):126-128
我国构建世界第一张人类器官蛋白质组“蓝图”;中科院发现新的肿瘤调控蛋白;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疫苗研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台湾成大医院发表干细胞再生心脏细胞研究成果;试管内成功再现抑制mRNA翻译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8.
重楼属两种植物种子及其附属结构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楼属两种植物(五指莲Paris axialis和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yunnanensis)种子发育的过程基本一致。双受精发生于授粉后10—15天。胚乳为沼生目型。种子发育延续的时间约为150—170天。胚胎发育终止于球形或稍有分化的阶段。种子具二层种皮。 二种重楼种子成熟时的外部形态显著不同。五指莲Paris axialis的种子呈浅棕黄色,长椭圆形,部分为绿白色海绵质假种皮所包裹。假种皮由珠柄发育而来,呈楔形。滇重楼Parispolyphylla var.yunnanensis的种子鲜红色,不规则圆形,外种皮肉质多浆。无假种皮。珠柄橙黄色,短而纤细。  相似文献   
9.
白纹伊蚊幼虫龄期的发育历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内20±1℃, 23±1℃, 25±1℃, 28±1℃和30±1℃恒温条件下, 观察了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幼虫(广州株)的发育历期.幼虫的总发育历期和各龄幼虫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上升而缩短, 各龄幼虫历期在总发育历期中占有恒定的百分比, 据此计算出其捕获机率.各龄幼虫的发育历期与温度呈直线回归关系.通过积温公式, 求出各龄幼虫的积温常数.此外还探索了营养对幼虫发育历期的影响, 从而影响各龄幼虫捕获机率的计算.  相似文献   
10.
冬小麦“农大139”经40天左右的春化处理才能迅速而整齐地抽穗,但经14—21天低温处理,已经具有在夏季抽穗的可能性,虽然抽穗推迟且极不整齐;再将春化时间延长,则抽穗百分比增加,且从播种到抽穗的时间缩短。这表明,春化过程中低温对发育的作用有两种效应:前期低温是诱发生理状态的转变,后期低温则只具有加速发育的作用,两个时期的转变是在春化的中期。蛋白质合成抑制剂乙基硫氨酸和对-氟苯丙氨酸能抑制冬小麦的春化,抑制时期也是在春化过程的中期。不同时间低温处理后冬小麦幼芽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组成发生了变化,春化过程中期(低温处理14天之后)不仅含量比对照增加了一倍,而且有新的蛋白质谱带出现。春麦中无类似现象,未经低温处理的春麦已含有冬麦中新出现的谱带。说明冬小麦春化过程的第14—21天左右是与春化过程有关的蛋白质合成的关键时期,该时期新合成的蛋白质与植株的发育状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