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1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增强UV-B(10.08kJ·m^-2·d^-1)辐射后的小麦根尖细胞为材料,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鬼笔环肽(FITC-Ph)为探针,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分析小麦根尖分裂期细胞肌动蛋白在分裂周期的分布及形态变化。结果表明:uV-B辐射处理后,问期细胞肌动蛋白纤丝排列紊乱;前期细胞周质中肌动蛋白纤丝变为短的片段,点状荧光随机分布在周质;中期细胞荧光强度明显减弱,明亮的肌动蛋白片段消失,点状荧光消失;有丝分裂后期到末期,成膜体区域肌动蛋白纤丝或成弥散状或完全消失,且出现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不均等分裂及三束分裂等染色体畸变类型和异常分裂现象。  相似文献   
2.
在培养24天的生长周期中,胚性细胞团的分裂细胞数共出现三次高峰。第一次出现在继代后的第8天,第二次出现在第12天,第三次出现在第18天,其中以第二次高峰期的细胞分裂数量最多。愈伤组织中仅观察到两次高峰,第一次出现在第12天,第二次出现在第18天。细胞分裂数比胚性细胞团少。细胞分裂高峰出现得迟可能愈伤组织比胚性细胞团生长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细胞分裂高峰时期胚性细胞团的DNA和蛋白质均比相同时期的愈伤组织含量高,高峰期在第12和第18天,这与内部的DNA和蛋白质含量变化是一致的,这说明胚性细胞团具有较快分裂能力的原因之一。胚性细胞团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也多于愈伤组织,酶带染色较深,表示酶活性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