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68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江苏省湿地松人工林生物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相似文献   
2.
3.
海南五针松人工林分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是对海拔930m的17年生海南五针松(Pinus fanzeliana)人工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测定和研究。按平均标准木法和样方收获法分别调查了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地被物层和枯枝落叶层。据调查数,建立了估测乔木层单株林木各器官干重的回归方程。方程的相关系数和估测精度都较高,具有参考价值.分析结果表明:林分总生物量平均为161.152t/ha,生产力为10630.69kg/(ha·a),其中:乔木层生物量为149.351t/ha,生产力为11095kg/(ha·a),叶面积为199248.734m2/ha,叶面积指数为19.9149m2/m2。  相似文献   
4.
 通过八年杉木针阔混交林的综合定位研究,筛选出一种高生产力和生态协调的人工林一以8杉木2火力楠为优势的混交林。林分的蓄积量和乔木层贮存的能量分别比杉木纯林高13.7%和11.3%,杉木火力楠混交林提高了林分的光能利用率,改善了林内小气候;增加了林地有机质的含量;促进了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衍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提高了土壤肥力和蓄水保水能力;增强了林分对害虫自我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5.
水杉人工林树冠结构及生物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研究了水杉人工林的树冠结构和林分生物生产力。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及林龄的林分树冠结构存在较大差异,随着树冠部位上升和林分密度增大,分枝角度逐渐减小;径阶大小与枝叶率成反比,与树冠重量成正比,径阶增大,树冠最大叶量层的集团上移,有效光合面积相对减少,树冠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林分的生物量生产、分配分配和经济生物量,林分干、枝、叶的干物质累积趋势可用Richard方程描述;林龄增大,分配到主干的生物量比例  相似文献   
6.
生态系统学中的生产力及其有关概念鲁开宏(山东大学生物学系济南250100)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从根本上来说,可以归结为三流:能量、物质流和信息流。一个生态系统,不管它有多少种不同的具体功能,都是由这三流所派生的,或者是其在不同组合上的具体表现。信息是...  相似文献   
7.
为在PrinceRupert林区的“亚北方”部分建立生态立地质量与森林生产力的联系,对从93个小杆松林分和77个白云杉林分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所研究的林分处于两个气候状况、8个土壤水分状况以及5个土壤养分状况.这些气候、土壤水分和养分状况被视为等级变量用于林地分类和回归分析.小杆松和白云杉的立地指数随土壤水分和养分状况变化而变化,但不依赖于气候变化.与土壤水分相关的变化格局对两个种来说很相似,但与土壤养分相关的变化格局则全然不同.在所建立的5类回归模型中,土壤小区模型对于两个种都显示出立地指数与土壤水分和养分状况具有很强的相互关系(R2>0.80,SEE≤1.6m).可以认为土壤水分和养分的等级度量在大范围内可作为小杆松和白云杉立地指数的预测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8.
一些海洋浮游植物量子产值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现场实验以及用硅藻、金藻和绿藻所做的实验表明,在光饱和深度以下,随着深度的增加,浮游植物的量子产懂具有不变、增加和下降3种垂直变化趋势。偏离理论模式的后两种结果可能是由浮游植物的光强适应(Light-shade adaptation)等原因引起。还探讨了量子产值作为初级生产力模型和光利用效率模型中的参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初级视觉的Gabor函数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当前,模型和理论研究已成为视觉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权威刊物“Vision Re-search”自1992年起把刊登内容分成三大栏目:神经生物学;心理物理和行为生理学;计算现觉.最后一部分是当年新增栏目.内容包括:视觉模型和理论;视觉网络:计算机视觉.视觉系统中的信息加工是神经科学中最早理论化和模型化的分枝之一,也是神经科学中与工程技  相似文献   
10.
石羊河流域是我国典型的内陆河流域,生态特征敏感脆弱,是了解干旱地区陆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 GPP)对气候变化响应及反馈的典型区域。本研究通过卫星数据和地面观测数据建立光能利用率模型,模拟估算了石羊河流域2000—2019年植被GPP,分析了气候影响下的不同植被类型GPP的空间分布以及年际变化。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GPP的平均值为256.52 g C·m-2;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灌木林、耕地、草原、湿地和荒漠植被GPP分别为676.38、609.96、144.42、404.49、314.07、75.15和110.21 g C·m-2,表现为南部祁连山区的落叶阔叶林GPP最高,北部荒漠区的湿地GPP最低;GPP的变化呈上升趋势,年际变化存在波动,趋势增加的面积为92%,平均速率为6.99 g C·m-2·a-1;流域内不同植被类型GPP增加速度从大到小顺序为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草地>耕地>灌木林>荒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