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鸟类性二态现象广泛存在,比如身体大小、羽色等,性二态很可能是自然选择和性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探索和更好地了解雀形目鸟类身体大小性二态的进化,在2019年繁殖季节早期研究了灰椋鸟(Sturnus cineraceus)野外种群身体大小和内脏器官形态的两性差异。结果表明,除嘴宽外,其他身体特征参数均雄性显著大于雌性,表现出雄性偏向的身体大小二态性。内脏器官大小两性间无显著差异。灰椋鸟是聚群生活的鸟类,雌雄鸟常一起觅食,食性相似,雌雄鸟内脏器官和消化道形态差异不显著,暗示食性分化在灰椋鸟身体大小性二态进化中的作用并不明显;雄鸟体型较大的原因可能是其在巢址竞争、配偶保护中适应进化的结果。本研究明确了灰椋鸟身体大小的两性差异,对于该物种身体大小性二态进化的确切原因,尚需更多研究。  相似文献   
2.
东方铃蟾经过冬眠,其肥满度,躯体肥满度,肝系数,生殖腺系数平均明显减少,变化显著,而脂肪体系数变化极显著。禁食致死组与冬眠前后组比较,其肥满度,躯体肥满度,肝系数,生殖腺系数变化显著或极显著,其中禁食致死组的肝系数,雌性禁食组的躯体肥满度分别与冬眠后组的相比较,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
发展经济离不开施工,然而在施工现场难免会发生一些意外的不幸事故,使得工人的肢体被意外地切断。随着医学的进步,在这类事故发生后,如果处理得当,保护好断下的残肢,及时抢救,就可以把断肢重新植回到身体上。生老病死是人类不可避免的各个阶段,当人体的四肢、内脏器官因病变而对生命发生威胁时,  相似文献   
4.
黑斑侧褶蛙肥满度及脏器重量的性别和季节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脏器官的大小能反映动物的生长发育情况和生理生态状况,可作为动物对环境适应的近似指标。以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a为研究对象,测定了2012年夏季、秋季及2013年春季其体重、体长、含水量、肥满度及脏器重量的性别和季节差异。结果显示:1)雌蛙的体重和体长均高于雄蛙,两性都在秋季最高;胴体湿重和干重无性别差异,胴体湿重夏季最高,胴体干重无季节差异。2)含水量和肥满度无性别差异,前者夏季和春季高于秋季,后者秋季高于春季;躯体肥满度和干体肥满度雄蛙均高于雌蛙,雄蛙无季节差异,雌蛙夏季最高,春季最低。体重与体长的比值(K WL)雌蛙高于雄蛙,两性都在秋季最高,春季最低。3)除肺干重雄蛙大于雌蛙,肾脏干重雌蛙大于雄蛙外,其他内脏器官的湿重和干重均无性别差异。肺湿重春季高于夏季和秋季,肾脏湿重无季节性差异;雄蛙的肺干重春季高于夏季,肾干重秋季高于夏季和春季,雌蛙均无季节差异。心脏和脾脏湿重都在夏季最高,秋季或春季最低,但干重均无季节差异。脂肪体和肝脏及卵巢和输卵管的湿重和干重均在秋季最高,春季或夏季最低。精巢的湿重及干重均无季节差异。结果表明,K WL可较好地反映成年黑斑侧褶蛙整体水平的营养和生理状况,多种器官重量有季节性的可塑性,这可能与雌、雄蛙的繁殖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5.
长爪沙鼠脏器重量和肠道长度的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小哺乳动物内脏器官的重量和消化道的长度具有可塑性,与其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为进一步了解长爪沙鼠对季节性环境的适应,比较了活捕于内蒙古太仆寺旗的长爪沙鼠的体重、内脏器官的重量及肠道各段长度的性别和季节变化.结果显示:除体重和体长雄鼠高于雌鼠,肝脏的湿重低于雌鼠外,其他指标均未检测到性别差异.雌雄鼠的体重和心脏的湿重都在冬季最高,夏季最低;雄鼠肝脏的湿重夏季最高,春季和冬季最低,雌鼠无季节性变化.睾丸的湿重在春季最高.盲肠和小肠的湿重秋季高于春季,胃和大肠的湿重无季节性差异.小肠的长度冬季最长,夏季最短;盲肠春季最短,大肠春季最长,夏季最短.体重、心脏、消化器官和其他内脏器官的重量,以及消化器官长度的可塑性变化等对于长爪沙鼠适应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黑斑侧褶蛙蝌蚪形态和生理特征对水位变化的响应,对480只大小相似的蝌蚪进行快速、中速和慢速干涸处理,统计各发育时期时长和存活率,测定变态完成后幼蛙的身体和内脏器官大小,以及对植物血凝素(PHA-P)的反应。结果表明: 对照组蝌蚪的变态时长最长,显著长于快速、中速和慢速干涸组;不同处理变态存活率在72.5%~90.8%,其中对照组最高,快速干涸组最低。对照和慢速干涸组幼蛙的体重和体长均显著高于中速和快速干涸组,快速干涸组体宽、体重与体长的比值、胴体湿重以及肺和脂肪体的湿重系数均最低,但心、脾、肾和消化器官的湿重系数和消化道各段的长度系数均无明显的组间差异。不同处理幼蛙对PHA-P的最大反应值均出现于注射后3 h,且中速和慢速干涸组的最大反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快速干涸组与各组均无显著差异。表明黑斑侧褶蛙蝌蚪可通过加速变态发育进程来应对干旱胁迫,但会出现个体变小、细胞介导的免疫能力下降,不利于其成功登陆。  相似文献   
7.
中华蟾蜍体重及脏器大小对禁食和重喂食处理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栖动物的体重和内脏器官大小可随环境条件而变化,具有表型可塑性,但实验例证较少,尤其缺乏与可变的食物可利用性有关的研究。本研究以捕自安徽省定远县县郊的雌、雄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自由取食组、禁食1周组、禁食2周组、重喂食1周组和重喂食2周组其体重、内脏器官湿重和干重的变化情况。1)中华蟾蜍的体重、胴体湿重和干重均无明显的性别(P0.05)和组间(P0.05)差异。2)雌蟾胃的湿重、干重和大肠湿重高于雄蟾(P0.05),其他内脏器官(小肠、胸腺、心、肝、肺、脂肪体、脾和肾)的湿重和干重均无性别差异(P0.05);雄蟾上述指标均无组间差异(P0.05);雌蟾的胃湿重和大肠湿重均无组间差异(P0.05),但胃干重自由取食组高于重喂食1周组(P0.05)。禁食2周组的小肠湿重下降,低于自由取食组、重喂食1周和2周组(P0.05)。3)禁食1周组的心湿重高于重喂食2周组(P0.05)。结果表明,中华蟾蜍在整体水平不受短期禁食和重喂食处理的影响,器官水平可能主要依赖适度饥饿而导致的心肌功能的提升和消化道的可塑性来应对变化的食物条件。  相似文献   
8.
黄毛鼠内脏器官重量和含水量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黄毛鼠部分内脏器官的重量,相对重量(脏器指数)及含水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心,肝,肺,肾脏的重量与体重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对重量与体重存在负相关关系;心,肺,肾脏相对重量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成年鼠的脾脏含水量高于未成年鼠。  相似文献   
9.
关于白鳍豚的一些形态解剖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鳍豚是一种很稀有的动物,是鳍豚亚科现在生存的两个种之一,以前只是在我国的洞庭湖及其附近长江中有过记载。全国的自然博物馆收藏的标本并不多,而外国更其少数。最近先后有从长江中游的鄂城和洪湖赠送我所标本室四条白鳍豚的成体,其中有两条是怀孕的母豚,经解剖后又获得二条将近产期或发育晚期的胎豚。本文记载了这四条成体和二条胎豚的外部形态,并对被解剖过的三条成体的骨骼呼吸、消化和泄殖等器官进行了观察。在1918年白鳍豚在科学上最初记载之后,虽尚有一些继续发表的叙述,但对白鳍豚的知识仍然是很不够的,我们这个资料对此有了较多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花鼠外部形态及部分内脏器官的测量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捕捉的花鼠进行了外部形态和内脏器官的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外部形态和内脏器官的变异系数较大,各器官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不同年龄组间外部形态和内脏器官的大小存在着显著差异,同年龄组不同性别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