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05篇 |
免费 | 2926篇 |
国内免费 | 1470篇 |
专业分类
1070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8篇 |
2024年 | 157篇 |
2023年 | 184篇 |
2022年 | 226篇 |
2021年 | 261篇 |
2020年 | 207篇 |
2019年 | 221篇 |
2018年 | 173篇 |
2017年 | 220篇 |
2016年 | 235篇 |
2015年 | 267篇 |
2014年 | 384篇 |
2013年 | 338篇 |
2012年 | 391篇 |
2011年 | 376篇 |
2010年 | 350篇 |
2009年 | 389篇 |
2008年 | 498篇 |
2007年 | 432篇 |
2006年 | 377篇 |
2005年 | 364篇 |
2004年 | 395篇 |
2003年 | 405篇 |
2002年 | 429篇 |
2001年 | 412篇 |
2000年 | 309篇 |
1999年 | 262篇 |
1998年 | 246篇 |
1997年 | 218篇 |
1996年 | 185篇 |
1995年 | 190篇 |
1994年 | 232篇 |
1993年 | 191篇 |
1992年 | 186篇 |
1991年 | 176篇 |
1990年 | 169篇 |
1989年 | 179篇 |
1988年 | 85篇 |
1987年 | 85篇 |
1986年 | 56篇 |
1985年 | 72篇 |
1984年 | 30篇 |
1983年 | 24篇 |
1982年 | 17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1953年 | 2篇 |
195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盒子草氨基酸和糖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总氨基酸含量为11.33%,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为4.91%,碱性氨基酸为1.83%,中性氨基酸为6.82%,酸性氨基酸为2.68%。总糖含量为13.13%,其中多糖为5.29%,低聚糖为4.68%,还原糖为3.16%。 相似文献
2.
应用纤维连接素(Fn)、S—100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细胞角蛋白(CK)和神经特异性烯醇蛋白(NSE)5种抗体对63例正常人垂体前叶内滤泡星状细胞(FSC)进行了免疫细胞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人FSC内26.9%S_(100)阳性,9.3%GFAP阳性,63.8%两者都为阳性。CK、NSE和Fn均为阳性。从而提示了FSC来自神经外胚层的原始细胞而非Rathke's囊上皮的残留。 相似文献
3.
4.
1989年10—11月间作者曾对云南西南部热带地区的澜沧、勐连、西盟、沧源一带进行植物区系成分调查,采得一批标本,部分标本经初步鉴定,发现两个新分类群和我国新记录的两个种,现予报道如下: 1.澜沧木棉 Bombax cambodiense Pierre, F1. For. Cochinch. 3: 174. 1888; Gagnep. in H. Lecte. F1. Gn. Indo-Chine 1: 449. 1911. 云南:澜沧,江边,1400m,乔木20m,少见,1989年10月21日,陶国达等39718(花)。 本种特征为:花着生于具叶的枝上,花萼基部狭窄,雄蕊束基部连合成短筒;小叶下面密被黄褐色或褐色绒毛。这些特征与我国已知的长果木棉Bombax insigne Wall.及木棉B. malabaricm DC.均不相同。柬埔寨及泰国沿湄公河两岸也有。中国云南(澜沧)新记录。 相似文献
5.
蓄光型自发光材料是一类可以吸收激发光能并将其储存起来,在光激发停止后将储存的能量以光的形式慢慢释放出来,并可持续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的发光材料。本文主要介绍利用蓄光型自发光材料开发的二级产品,发光纤维的种类、发光原理、制备方法及其在纺织服装中的产品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白花蛇舌草醇提取物对乳腺癌细胞T-47D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平皿克隆形成实验、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和BrdUrd(溴脱氧尿苷)掺入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白花蛇舌草醇提取物(1.0μg/mL,3.0μg/mL,10μg/mL,30μg/mL,100μg/mL)对T-47D细胞锚定依赖性生长和软琼脂集落形成能力及核酸合成的抑制作用。结果:①随着白花蛇舌草醇提取物浓度的升高,对T-47D细胞的生长呈现明显抑制作用;②白花蛇舌草醇提取物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对数生长期T-47D细胞核酸合成。结论:白花蛇舌草醇提取物可能通过影响肿瘤细胞核酸合成而抑制T-47D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7.
8.
9.
二点叶螨对甲氰菊酯、氧乐果和四螨嗪抗药性的选育、衰退和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兰州吐鲁沟公园的二点叶螨Tetranychusurticae为敏感品系 ,分别用氧乐果、甲氰菊酯、四螨嗪喷雾处理 15次 ,其抗性水平分别为 38 5、 479 8和 6 7 3倍。将抗性品系分别与敏感品系进行杂交和回交的结果表明 :抗氧乐果品系的显性系数DRS (R♀×S♂ )为 0 470 0、DSR (S♀×R♂ )为 0 4749;抗甲氰菊酯品系的DRS (R♀×S♂ )为 0 5 15 5 ,DSR 为0 5 2 37;抗四螨嗪品系的DRS为 0 3134 ,DSR 为 0 2 46 6。表明二点叶螨对这 3种药剂的抗性均是由单个不完全显性基因所控制。在连续 10个月不接触药剂的情况下 ,3个抗性品系的抗药性都有下降 ,抗氧乐果品系的抗性下降最快 ,只有敏感品系的抗性倍数的 3 6倍 ;抗甲氰菊酯种群的抗性下降较慢 ,为敏感品系的 95 9倍。再经甲氰菊酯、氧乐果、四螨嗪分别连续15次喷雾处理后 ,3个抗性种群的抗性水平又再度回升 ,抗甲氰菊酯品系回升较快 ,抗性为敏感品系的 5 2 3 5倍 ,抗四螨嗪品系次之 ,抗氧乐果的品系抗性恢复最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