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工程学报》2023,39(7):3057-3058
《生物工程学报》:我国首个基因编辑生物安全证书落地,您认为有什么意义?对其他作物育种、食品动物(畜禽)育种、微生物育种和疾病生物治疗是否也有促进作用?季维智:中国首个基因编辑生物安全证书的颁发,是国家前沿生物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管理的规范化逐步完善的重要标志。这也意味着基因编辑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在中国将有更加清晰和明确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2.
汪本里  李政   《广西植物》1984,(3):227-230+273
繁殖自根苗的优良千年桐雌株苗木对生产很有意义。我们采用50ppm的IBA和NAA进行千年桐优良雌株的空中压条育苗获得成功,且成苗率较高,最高的可达100%。其操作方法及提高其成苗率所要注意的事项已在文中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硅酸盐矿物麦饭石对沉水植物生理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水植物的稳定生长是重建健康湖泊生态系统重要环节, 底质条件是沉水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研究通过观测沉水植物生理生态的变化来探讨麦饭石对其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与湖泥组相比, 麦饭石可明显促进沉水植物苦草生长, 覆盖1 cm厚度麦饭石的苦草植株高度、单株生物量优于湖泥组(P<0.05); 改性麦饭石组的苦草株高、单株生物量高于麦饭石原石组(P<0.05)。麦饭石组中两种植物苦草和轮叶黑藻的光合色素、根系活力、丙二醛、过氧化物酶活等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均优于湖泥组。检测发现麦饭石中含有丰富的植物生长所需的常量和微量元素, 可以明显促进沉水植物生长。可见麦饭石有益于沉水植物生长, 可进一步作为底质改良材料应用于湖泊生态修复工程。  相似文献   
4.
Marco FAVERO 《动物学报》2007,53(3):425-430
1997年12月至1998年2月,我们对南极半岛席尔瓦角善于飞翔海鸟与企鹅的取食关联性进行了研究,同时调查了取食集团中主要鸟种的食性.发现每个取食集团中有35.6-37.0只善于飞翔的海鸟,其中几乎都有纹颊企鹅群 (Pygoscelis antarctica),黑背鸥(Larus dominicanus)、灰贼鸥(Catharacta maccormicki)、花斑鹱(Daption capensis)和巨鹱(Macronectes giganteus)是各集团中最常见的鸟类.各取样单元内有相关性的种数随季节变化而减少,一些种类的减少与特定的物候期有关.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是绝大部分飞翔海鸟的主要食物,研究发现黑背鸥与纹颊企鹅所捕食的南极磷虾的大小最为接近.飞翔海鸟的觅食行为表明:在海面上短时停留的飞翔海鸟也能够成功捕捉到磷虾,这可能与磷虾躲避企鹅的捕食有关[动物学报 53(3):425-430,2007].  相似文献   
5.
随着微生物学与植物生理学、植物病理学等学科的不断交叉,微生物所分泌的各种活性代谢产物对植物的作用逐渐被人们重视.这些分泌物对某些植物起到了促进或抑制的作用.简述了微生物所分泌的代谢产物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促进和抑制作用,指出这两种作用对农业生产以及植物病害防治工作的指导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毛囊干细胞介导毛囊再生,近年研究发现毛囊干细胞在皮肤创伤修复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以毛囊干细胞为基础所进行的各种实验总结,揭示了毛囊干细胞可以促进毛囊再生,参与血管形成,皮肤浅表神经修复再生,皮肤附属器官重建以及皮肤表皮重建等过程,阐明了毛囊干细胞在皮肤损伤修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阐明目前毛囊干细胞对皮肤创伤修复这一方向所面临的局限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化是在生态环境和林业产业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和林业产业是生态文化的物质基础,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本身就是创造生态文明、弘扬生态文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镧脯氨酸和镧苯丙氨酸络合物对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mulleri)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络合物对牟氏角毛藻细胞繁殖和叶绿素的合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浓度为1~15mg·L-1时,至第6天细胞数分别提高13.2~19.2%、12.6~21.5%(P<0.05);叶绿素浓度分别提高25.2~33.9%、26.2~45.1%(P<0.05);其中以浓度为5mg·L-1的实验组最高.镧的氨基酸络合物对牟氏角毛藻的作用效果与镧相比是等同的,但最佳浓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生物工程学报》2023,39(7):3051-3052
《生物工程学报》:我国首个基因编辑生物安全证书落地,您认为有什么意义?对其他作物育种、食品动物(畜禽)育种、微生物育种和疾病生物治疗是否也有促进作用?赖良学:我国首个基因编辑生物安全证书落地是我国种业创新历程中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标志着基于基因编辑的生物育种,从基础研究真正走向产业化应用。这对种业创新研究者和相关产业的投资人都是一个极大的利好。这个安检证书的落地,将推动我国的农作物,以及家畜和家禽的育种蓬勃开展,开启我国育种产业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0.
小麦-大豆间作中小麦对大豆磷吸收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李隆  李晓林  张福锁 《生态学报》2000,20(4):629-633
采用塑料膜,20μm尼龙网分司以及不分隔两种俄根系的盆栽装置研究了小麦,大豆间作种间磷吸收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两种作物根系用尼龙网分隔后,即种间磷竞争作用基本消除后,小麦对大豆磷吸收具有明显的促进和,表现为大豆生物学产量明显提高,是塑料膜分隔的2.5倍,是无分隔4.6倍,尼龙网分隔,大豆分隔,大豆的根系活力高于塑料膜分隔45.2%,达显著水平,此外,尼龙网分隔形成小麦根面,大豆的根系呈偏向小麦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