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有效防控外来入侵植物,在广西陆川县人工林区进行植被嵌套样方调查,分析群落物种组成与植被结构和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Mantel检验表明样方物种组成与样方植被结构的相关性(r=0.208, P=0.002)高于其与环境因子相关性(r=0.084, P=0.051)。MRPP分析表明,有入侵植物阔叶丰花草(Spermacoce alata)、假臭草(Praxelis clematidea)和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样方的植被结构与无这3种植物样方的有极显著不同(P 0.01),而有无薇甘菊(Mikainamicrantha)样方的植被结构相似。t检验表明林冠盖度(3.0 m)与这4种植物入侵均无显著相关性(P0.073)。通过增加垂直高度1.5 m以下的植被密度,可以减少阔叶丰花草、假臭草和胜红蓟的入侵,但对抑制薇甘菊入侵无效。因此,植被结构作为过滤器,可能主要作用于植物的种子产生时间、萌发周期和生长习性;以种子方式繁殖的入侵植物能否定植相对更依赖干扰、暴露的裸地;兼具无性和有性繁殖且能攀援和匍匐生长使得薇甘菊能够在不同植被结构的群落中相对随机地定植。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岩溶植物的光合生理适应机制,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对广西平果市岩溶区8种适生植物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气孔限制值(Ls)等光合特征参数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6个光合特征参数在种内和种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并且种内变异均大于种间变异。(2)Gs和Tr的变化主要来源于种间变异(46.72%~49.76%),而Pn、Ci、WUE和Ls变化主要来源于种内变异(48.66%~64.50%)。在生活型水平上,Pn、Gs和Tr的种内变异表现为常绿植物小于落叶植物,而Ci、WUE和Ls则相反。(3)各参数的种间变异均表现为落叶植...  相似文献   
3.
植物叶功能性状可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策略.该文采用野外气体交换测量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桂西南典型喀斯特灌丛常见种龙须藤和黄荆为对照,对该区域5种优势木本经济植物的叶功能性状指标及其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1个叶功能性状指标种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除胞间CO2浓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外,...  相似文献   
4.
研究植物耐旱特性和耗水问题对困难立地植被恢复的树种选择具有重要意义。以桂西南岩溶山地常见造林树种肥牛树(Cephalomappa sinensis)、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和仪花(Lysidice rhodostegia) 2年生实生苗为对象,采用盆栽苗木称量法和Li-6400光合系统测定方法相结合,研究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3个树种的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和蒸腾耗水特性。结果表明:3个树种苗木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随土壤干旱胁迫增强呈下降趋势;胞间CO2浓度(Ci)随干旱增强先呈下降趋势,至重度干旱时显著升高,气孔限制值(Ls)则随干旱增强呈增加趋势,至重度干旱时则显著下降(P<0.05);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导致苗木Pn下降的主要原因为气孔因素;重度干旱胁迫下Pn下降的主要原因为非气孔因素。肥牛树在轻度干旱胁迫下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至重度干旱胁迫时显著下降;香樟和仪花的水分利用效率随干旱胁迫增强而增加,以中度干旱时期最高,至重度干旱时显著下降(P<0.05);苗木全天耗水量均随干旱胁迫增强而下降,相同土壤水分条件下以仪花的...  相似文献   
5.
探索薇甘菊入侵与人工林环境因子关联性对薇甘菊防治和疫区合理选择造林树种具有重要意义。在广西陆川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严重危害地区对造林0.5-3.5年的杂交相思(Acacia mangium × Acacia auriculiformis)、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 × Eucalyptus urophylla)人工林进行了系统抽样调查, 在3个不同生境的6个林分记录了100个样方的上层林冠盖度、林下植被盖度、薇甘菊盖度、物种丰富度、坡度、流径长、距林缘距离、朝向等因子。以薇甘菊盖度为响应变量、林分因子为随机截距的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表明, 薇甘菊盖度与林下植被盖度极显著正相关(P < 0.000), 与上层林冠盖度(P < 0.027)和朝向(P < 0.028)显著负相关。上层林冠盖度是抑制薇甘菊盖度扩大的主要因素, 越是在干热的立地, 上层林冠盖度对薇甘菊入侵的阻止效应越明显。薇甘菊开花数量与上层林冠盖度极显著负相关(P < 0.01), 二元协方差分析则表明上层林冠盖度对薇甘菊是否有花具略微显著负效应(P = 0.081)。薇甘菊疫区造林宜选择能够形成浓密乔木林冠的树种。由于桉树成龄叶垂直悬挂的着生方式, 成龄桉树的林冠稀疏, 不能抵御薇甘菊入侵, 建议薇甘菊疫区不宜种植速生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