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了研究饥饿处理对鳙鱼肌肉品质的影响,在水温(21.5±1)℃条件下研究了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饥饿0 (S0)、5 d (S5)、10 d (S10)、15 d (S15)、20 d (S20)和25 d (S25)对商品规格鳙鱼(平均体质量(1 396.61±87.55) g)形态学、肌肉生化组成、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随饥饿时间延长,肥满度、脏体比和肝体比呈逐渐降低趋势,肌肉组织中水分和灰分则呈现逐渐升高趋势,粗蛋白和粗脂肪百分含量随饥饿时间延续而降低;S25组组氨酸含量与S0组相比降低17.73%,S25组脯氨酸含量比S0组升高53.81%,组间差异显著;饥饿造成脂肪酸含量降低,与S0组相比S25组SFA降幅58.16%,MUFA降幅79.29%,PUFA降幅28.93%。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饥饿处理程序可以有效提升鳙鱼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2.
利用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H.E)和阿利新兰-高碘酸雪夫试剂(AB-PAS,AB,pH 2.5)组化染色技术研究圆尾鲎(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消化道组织结构及其黏液细胞的分布特征。圆尾鲎消化道外形为一直管状,中肠部位有分支。H.E染色结果显示,食道、胃、幽门、中肠与后肠的管壁一般结构由外至内分为外膜、肌肉层、黏膜下层、黏膜层。食道是一段短管状结构,肌肉层较胃壁的薄但几丁质层极厚。胃则为一膨大的砂囊结构,内含一定数量的纵行黏膜皱褶,肌肉纤维排列整齐,几丁质层较薄。幽门与中肠套叠,幽门壁肌肉层很薄,几丁质层清晰可见。中肠和后肠结构差异不大,具有一定数量的黏膜皱褶,上皮细胞间分布比较多的黏液细胞,均无几丁质层。AB-PAS组化染色结果显示,消化道有Ⅰ和Ⅱ型两种黏液细胞,不同部位分布数量差别很大。食道和幽门未见黏液细胞。胃黏膜下层有少量Ⅱ型黏液细胞。中肠和后肠黏液细胞数量比较多,尤其是与幽门套叠的中肠前端区域,均以Ⅱ型黏液细胞为主,主要分布在黏膜下层和黏膜上皮。在后肠黏膜下层有Ⅰ型黏液细胞分布,而黏膜上皮则分布密集的Ⅱ型黏液细胞。圆尾鲎消化道组织结构及黏液细胞分布特征反映其不同部位功能的差别,体现食性与消化机能相协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