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目的:探讨红芪总多糖(HPS)及红芪多糖HG-1(HHG-1)对大鼠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透明质酸钠1.00 mg/joint)、HPS高低剂量组(HPS 1.05、0.35 mg/joint)、HHG-1高低剂量组(HHG-1 0.45、0.15 mg/joint)共7组(n=8),采用木瓜蛋白酶局部注射复制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经HPS及HHG-1的干预,测定关节活动范围、滑膜病理及其中糖胺多糖,全血粘度及血清抗氧化系统等指标变化,对HPS及HHG-1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研究。结果:HPS (0.35、1.05 mg/joint)及HHG-1(0.15、0.45 mg/joint)能明显增大骨关节炎大鼠膝关节的伸展角度,缓解关节软骨病理变化,抑制关节面滑膜异常增厚,提高滑膜中糖胺多糖的含量;同时HPS及HHG-1可降低大鼠血液粘度,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P<0.05,P<0.01)。结论:HPS及HHG-1对骨关节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二者的疗效无明显差异;改善血液流变学而缓解软骨代谢异常、提高抗氧化酶活性而缓解软骨损伤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6.
为探讨目标化合物极性和溶剂系统极性在HSCCC分离过程中的相关性,本文以油橄榄叶中的2种主要有效成分-橄榄苦苷和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为目标化合物,系统考察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系统[(1∶19∶1∶19,v/v)、(1∶9∶1∶9,v/v)、(1∶9∶2∶8,v/v)、(1∶9∶3∶7,v/v)、(1∶6∶1∶6,v/v)、(1∶5∶1∶5,v/v)]不同比例组成的两相溶剂系统对目标化合物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橄榄苦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随着溶剂系统的极性的减小,其分离效果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在最佳的分离条件下,分离制备所得橄榄苦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的纯度按照HPLC归一化法检测,分别为87.8%和77.5%。本实验结果为HSCCC溶剂系统快速筛选及提高HSCCC在复杂体系中分离制备目标化合物的效率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成年太行山猕猴(Macaca mulatta tcheliensis)肩关节变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项研究对成年太行山猕猴肩关节变量进行了测量和统计,作了异速生长分析,并对太行山猕猴(M.mulatta tcheliensis)、滇南猕猴(M.mulatta mulatta)、川西猕猴(M.mulatta lasiotis)、湘鄂猕猴(M.mulatta littoralis)肩关节变量进行了比较和聚类分析。与上述3个亚种相比,太行山猕猴较短的肩胛骨、较小的锁肱指数、较大的三角肌止点指数和较小的摆荡指数,表明太行山猕猴肩关节形态结构更适应于地面上的活动,说明其在地面上活动较多,在树上活动较少。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甘肃产不同生态型板蓝根对小鼠抗炎、免疫调节的作用。方法:66只KM小鼠随机分6组(n=11),采用耳廓肿胀法、足肿胀法观察板蓝根的抗炎作用;77只KM小鼠随机分7组(n=11),通过复制气囊滑膜炎动物模型来观测板蓝根的抗炎作用;66只KM小鼠随机分6组(n=11),通过环磷酰胺复制免疫低下小鼠模型,研究板蓝根对动物胸脾指数、血常规及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甘肃产不同生态型板蓝根可降低小鼠耳廓肿胀度、足肿胀度以及气囊滑膜炎总蛋白、白三烯B4(LTB4)及丙二醛(MDA)的水平,提高气囊滑膜炎动物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降低环磷酰胺模型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提高胸脾指数、红细胞与白细胞计数以及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水平(P<0.05,P<0.01);在上述抗炎、调节免疫的研究中,甘肃产不同生态型板蓝根及四倍体板蓝根之间未出现明显的差异。结论:甘肃产不同生态型板蓝根对小鼠具有明显的抗炎、免疫调节作用,甘肃产不同生态型板蓝根及四倍体板蓝根之间上述作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热休克反应中小鼠心脏HSP70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小鼠心脏在不同温度(40、41、44、46℃)热休克处理后,各恢复期(2、4、8、12、24小时)HSP70的表达。结果表明,(1)44、46℃热处理能诱导心肌细胞合成HSP70,以46℃为多(P<0.01),且于恢复期4-8小时为合成高峰(P<0.01)。(2)阳性免疫反应定位于心肌细胞质中,核呈阴性反应。提示了心脏有较强的耐热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