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野生动植物种群和生物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模式是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而目前对于大型兽类的垂直分布模式却了解较少。本研究以秦岭南坡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有蹄类动物为对象,使用相机陷阱调查技术(camera-trapping),系统的调查了研究区域内大中型兽类的分布情况。我们将研究区域按300 m垂直间隔划分为5个海拔段,分别计算各海拔段内目标物种的相对多度指数(Relative Abundance Index, RAI)和物种丰富度(species richness),研究有蹄类动物群落的组成和垂直分布特征。2008年3~12月,共调查123个有效位点,在4 307个有效相机工作日中共记录到7种森林有蹄类动物。其中,羚牛(Budorcas taxicolor)为秦岭南坡有蹄类动物群落中的优势物种(平均RAI = 110.66),种群数量最多;其次是野猪(RAI = 28.25)和斑羚(RAI = 25.10);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则是群落中种群数量最少的物种(RAI = 1.33)。在本研究所涉及的海拔梯度内,各物种种群数量的垂直分布模式为:羚牛和林麝为单峰型,种群数量在中间海拔段存在一个峰值,两侧递减;斑羚(Naemorhedus goral)为单调递增型(R2 = 0.84),种群数量大体随着海拔梯度的升高而增加;小麂(Muntiacus reevesi)(R2 = 0.94)和鬣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R2 = 0.79)为单调递减型,种群数量随着海拔梯度的升高而减少;野猪(Sus scrofa)和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为复合型,分布模式较为复杂。整个有蹄类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的垂直分布表现为中峰模式,在1 700~2 300 m的中等海拔段最高,符合中域效应假说的预测。 相似文献
2.
3.
秦岭雄性羚牛的发情行为与其社会状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5月31日至8月31日在陕西省佛坪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羚牛秦岭亚种(Budorcas taxicolor bedfordi)的繁殖行为及雄牛的社会状态进行了研究。研究期间每天在比较容易见到羚牛的区域内沿固定路线寻找羚牛,在不惊扰羚牛正常活动的情况下,记录牛群大小、群内个体的性别、年龄、雄性的社会状态,即是单独活动还是在繁殖群中;社会状态的变动,即每只是进入还是离开繁殖群;羚牛群中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入群的独牛与群内其它雄牛之间的行为、与群内雌牛之间的行为。同时用摄像机辅助记录羚牛在群内的行为,并根据图像资料对记录的数据进行校正。研究期间累计对277 头次雄性羚牛的繁殖行为进行了观察,记录到241次繁殖行为。虽然6月初至8月下旬都可以见到羚牛的繁殖活动,但80% 以上的繁殖行为发生在6月20日至7月10日期间,其中以6月21 ~ 30日间的繁殖活动最多(105 次)。繁殖季节中雄性羚牛有两种社会状态,即在繁殖群中和单独活动(即独牛)。研究期间累计的独牛比例占成年雄性的30. 32%,其中72. 62%的独牛出现在6月10 日至7 月10 日。6 月21 ~ 30 日间独牛比例最高,占成年雄性个体的50. 67%。雄牛进出繁殖群的现象比较常见,独牛的比例与繁殖行为正相关。繁殖高峰期后,单独活动的雄牛数量迅速减少。雄牛的社会状态会随着繁殖期的不同阶段发生改变,独牛在不同繁殖群之间移动寻求更多的交配机会。我们的研究结果不支持以往认为独牛是繁殖争斗失败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从长期监测数据看佛坪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种群的发展趋势与生态习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野生动物监测在保护管理自然资源以确保可持续利用上占有关键地位,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成为濒危物种乃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对大型哺乳动物的长期监测基本尚未纳入常规,针对野生种群的监测报道迄今罕见。本文以佛坪自然保护区2000 ~ 2006 年大熊猫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大熊猫遗留的新鲜粪便等痕迹指标探讨了该地大熊猫种群的发展趋势与监测数据所反映的大熊猫生态习性。结果显示该保护区内大熊猫种群略显缓慢增加的趋势(t = 1.98,P = 0. 082),不同季节痕迹的海拔变化表明,该地大熊猫有季节性垂直迁移的生态习性。此外,监测数据所反映的大熊猫空间分布等亦与其他相关研究大致吻合,表明该保护区所采用的监测方法有在全国其他大熊猫保护区推广利用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5.
6.
佛坪自然保护区6种有蹄动物的活动痕迹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动物监测在保护管理自然资源以确保可持续利用上占有关键地位.然而,我国对大型哺乳动物的长期监测基本尚未纳入常规.佛坪自然保护区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大熊猫等珍稀动物及其栖息环境展开了长期监测.以该保护区2000~2006年监测数据为基础,探讨了该地有蹄类动物(除扭角羚外)的资源动态及在生境因子利用上的差异.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内有蹄类动物资源在不同区域的分布并不均衡,以三官庙区域的痕迹密度最高而以龙潭区域为最低.监测期间有蹄类动物资源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物种两两之间在海拔、坡度等生境因子的利用上大多存在显著差异,表现出不同的微生境利用模式.最后就监测对象的确定以及监测方法的选择进行了探讨,该保护区所采用的监测方法较为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7.
8.
生境适宜性评价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陕西秦岭地区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的生境状况,利用2011—2013年间在秦岭地区采集的斑羚分布点数据,通过MaxEnt模型对陕西秦岭地区的斑羚生境进行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陕西秦岭地区的斑羚适宜生境面积约为9800 km~2,占秦岭山地面积的17%,主要位于秦岭中西部区域;次适宜生境面积约为6940 km~2,占秦岭面积的12%,主要位于适宜生境的周边区域。海拔、月均昼夜温差和年降雨量是影响陕西秦岭地区斑羚生境适宜性的主要环境变量,而人类干扰对生境适宜性的影响较小。陕西秦岭地区的斑羚偏好于选择1800—3000 m的中高海拔区间、年降水量为750—850 mm、月均昼夜温差8℃左右的环境。明确了斑羚适宜生境在秦岭的分布状况及关键环境影响因子,可为下一步制定濒危动物保护和生境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羚牛秦岭亚种的产仔地特征及早期母幼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育后代是每个动物在种群内扩散其遗传基因的惟一方式。确保产仔期间自身的安全和新生后代的安全,是动物种群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都要面对的问题。因此,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每个物种在栖息地的选择和利用方面,都将隐蔽条件作为重要的因子(Bailey,1984)。无论是在隐蔽的洞穴中产仔、还是在不利于隐蔽的草原上集群产仔,都是动物为了保证在产仔过程中免受天敌攻击和新生幼仔的安全而形成的保证种群长期存活的生存策略(Sinclair,1977;Estes and Estes,1979)。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