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3篇
  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茉莉酸甲酯对烟草幼苗抗病毒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用茉莉酸甲酯处理4叶期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幼苗后接种烟草花叶病毒,考察发病情况和病情指数,并测定一些与抗病相关的酶活性。结果表明,茉莉酸甲酯处理后接种病毒明显降低巴两烟草的病情指数,提高几丁内切酶、β1,3-葡聚糖苷酶、SOD、脂氧酶的活件。其中仅SOD活性与抗病毒有较密切的关系。茉莉酸甲酯可能是诱导巴西烟草抗花叶病毒的信号物质。  相似文献   
2.
2011 年10 月至2013 年10 月在云南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泸水县片马镇地区对一群怒江金丝猴的社会组织进行研究,基于野外实地记录与获得的视频资料统计猴群的个体数量,研究群数量初步估计为100 只。根据体型、毛色及是否携带婴猴等特征来划分所有个体的性别年龄组,依据单元内个体通过林窗时移动的时间间隔比单元间短的原则来划分不同繁殖单元及全雄群。所有视频中共发现22 个一雄多雌单元(OMU) 和1 个全雄群(AMU),因此怒江金丝猴的社会组织与其他金丝猴物种相似,由多个一雄多雌及其后代组成繁殖单元(OMUs)与雄性个体组成全雄群(AMU)组成重层社(Modular society);另外基于GPS 位点初步确定猴群活动的海拔范围为1 900 - 3 700 m,猴群生境面积约为12 km2 ,初步获得猴群的密度为8 只/ km2 ,比缅甸的种群密度(1 只/ km2 )大得多。基于种群性别年龄计算种群动态参数,雄雌比为1∶ 2.1, 婴雌比为1∶ 4. 7,成幼比为2.5∶ 1。与滇金丝猴种群相比,该种群有很低的婴雌比和很高的成幼比。  相似文献   
3.
灵长类婴幼儿断奶是个体生命的重要过程,即标志着婴幼猴能独立获取营养,也体现雌性繁殖调控和特定环境下物种断奶行为的适应机制.为了解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婴幼猴断奶过程及影响因素,于2008年5月至2010年4月,以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拉沙山滇金丝猴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10 min间隔的瞬时扫描取...  相似文献   
4.
叶食性灵长类食物选择受食物营养及单宁等次生代谢产物影响,为了探讨单宁对黑白仰鼻猴食物选择的影响,通过磷钼酸-钨酸钠 (F-D) 比色法测定了拉沙山黑白仰鼻猴群 (Rhinopithecus bieti) 2010年4月 - 2012年3月间的食用植物 (192种) 和非食用植物 (188种) 单宁含量。结果表明,黑白仰鼻群全年食用植物中单宁含量低于非食用植物;春季食用植物中单宁含量高于其他季节,而其他季节无差异;不同取食部位单宁由高到低依次为芽、花、叶、果和地衣;不同季节,不同取食部位单宁有差异,春季芽的单宁含量最高,夏秋季果实单宁含量最高,冬季叶单宁含量最高;不同月份,食物单宁也不同,3月食用植物中单宁最高 (8.36% ± 6.22%),2月最低 (1.28% ± 1.19%)。因此,黑白仰鼻猴根据环境食物种类和供给时空特征,可能采取了从高蛋白纤维比/高单宁到低蛋白纤维比/低单宁连续谱觅食策略。  相似文献   
5.
物种分布信息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至关重要。基于物种访查数据和气候数据,采用基于物种生境偏好、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和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构建的生态位模型,综合考虑物种出现点和环境变量,预测了高黎贡山白尾梢虹雉Lophophorus sclateri、血雉Ithaginis cruentus、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的潜在分布区域。结果表明,模型对4种雉类的预测均达到较好效果;白尾梢虹雉、血雉、白鹇和白腹锦鸡的潜在生境总面积分别为6 432 km^2、8 464 km^2、9 573 km^2和13 691 km^2,白鹇和白腹锦鸡的潜在生境面积大于白尾梢虹雉和血雉,但后两者具有更多的高质量生境。高黎贡山北段是4种雉类潜在生境的重叠区,为高黎贡山雉类保护的优先区域,尤其是白尾梢虹雉,建议加大该区域的雉类调查和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6.
高山微水体由于面积微小且通过地表径流形成串联结构常常被认为与高山溪流具有类似的生境, 然而由于这两类生境中环境因子与底栖动物多样性存在差异, 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可能完全不同。滇西北地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之一, 境内高山微水体和高山溪流分布密集, 在区域底栖生物多样性维持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 然而目前对这两类高山淡水生态系统的研究较少。为了比较这两类生境环境因子的异同及其对底栖动物多样性的维持作用, 2015年6月, 作者在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的高山峡谷内, 对27个高山微水体和同区域分布的1条高山溪流(海拔高差500 m范围)的底栖动物多样性和水环境因子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 (1)高山微水体和高山溪流底栖动物群落中优势分类单元种群数量均比较庞大, 而稀有分类单元数量较多且种群较小; (2)两种生境在环境因子、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方面的差异明显, 高山溪流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 (3)高山微水体底栖动物多样性的分布与水环境因子无关, 而高山溪流底栖动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的形成受到与流速关联的水环境因子和海拔的影响。因此, 高山微水体与高山溪流不能简单地视为类似的生境类型, 它们对区域底栖动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维持可能具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西藏米拉卡黑白仰鼻猴的栖息地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白仰鼻猴(Rhinopithecus bieti)分布在我国金沙江和澜沧江之间的横断山脉的一个狭小区域内(26°14′N-29°20′N,99°15′E-99°37′E),海拔分布范围2600(南部)-4200m(北部);目前大约有15群,约1700只。本文所研究的西藏米拉卡猴群分布在我国西藏藏族自治区芒康县的南部,数量约50只。基于野外调查和过去的报道,此地的暗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是猴群的适宜栖息地,而由于人口数量增加所导致的夏季牧场和农田面积不断扩增正在逐渐侵蚀着这里的暗针叶林。为了评估该猴群的栖息地现状、变化趋势和变化原因,我们通过野外调查工作,利用GIS和RS技术,分别解译了当地过去5年(1986-2006年)冬季的Landsat TM卫星影像,并对解译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得到了该猴群栖息地的主要结果有:1)2006年暗针叶林面积是13600hmP2P,夏季牧场面积是4900hmP2P,农田面积是3300hmP2P;2)在过去20年(1986-2006年),暗针叶林面积减少了15.5%(2500hmP2P),牧场面积增加了58.1%(1800hmP2P),农田面积增加了17.8%(500hmP2P);3)暗针叶林的斑块数量增加了75.6%,平均斑块面积下降了51.8%(从1986年的15.3hmP2P到2006年的7.4hmP2P),最大斑块指数下降了54.7%;景观丰富度并没有变化,但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均匀度指数分别增加了4.0%;4)暗针叶林面积变化与当地的人口数量呈显著负相关(r=?1.000),而夏季牧场和农田面积分别和当地人口呈显著正相关(r=1.000)。表明黑白仰鼻猴米拉卡猴群栖息地的丧失和破碎化程度较为严重;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是当地传统生产方式和人口增长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向左甫  霍晟  肖文 《动物学研究》2010,31(2):189-197
雄猴照料婴猴行为通常都是从雄猴的角度来分析该行为具有何种适应功能,很少有研究关心为什么雌猴会让雄猴参与照料活动。该文通过西藏小昌都黑白仰鼻猴群的系统观察取样,采用回归分析雄婴照料行为季节变动与婴猴年龄及生态因子(环境温度、食物供应)之间的关系,试图分析是否由于能量胁迫导致雌猴让雄猴参与照料活动,并通过分析高能量胁迫季节(环境温度低、食物缺乏,婴猴年幼需要雌猴携带多)与低能量胁迫季节(环境温度高、食物丰富,婴猴年长需要雌猴携带少)雄婴照料行为差异检验了能量胁迫假说。结果表明雄婴照料行为与温度呈负相关函数,而雌猴照料婴猴行为与温度呈正相关函数;在高能量胁迫的季节,雄猴参与照料行为多,而在低能量胁迫的季节雄猴照料行为少。因此,作者认为是能量胁迫迫使雌猴放弃部分照料婴猴的机会,雄猴利用照料机会获得了其他利益。  相似文献   
9.
白马雪山黑白仰鼻猴(Rhinopithecus bieti)垂直迁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2001年间,在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任村附近,通过在四个山坡每隔海拔100米的样带(宽5.0米)内搜集黑白仰鼻猴的粪便来研究猴群不同季节的垂直迁移模式。同时,通过在每个地区山脊上和山沟内搜集2.5米宽垂直样带内的粪便,来研究猴群不同季节对山脊和山沟的选择性。结果表明:猴群在海拔3500-4300米的区域活动。虽然猴群全年集中利用3900-4200米的林带;但是具有季节性差异:夏季最高(4200米),依次是秋季(4100米)和冬季(4000米),夏季最低(3900米)。另外,冬季山沟中的粪便多于山脊说明猴群在沟中停留时间长,这与沟中少风且温度高有关。不同海拔带上的粪便密度和松萝量间正相关,这意味着食物资源的垂直分布是影响猴群垂直迁移的重要因素。春季,猴群会下到低海拔采食嫩芽/叶,而冬季则下到低海拔处躲避首次大雪,这很可能导致猴群集中利用第二个海拔带。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黑白仰鼻猴野生种群的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对分布于云南塔城境内的一群90只个体的黑白仰鼻猴种群进行了粪便虫卵检查。共采集了225份样品,记录了粪便供体的性别、年龄、所在单元和采集时间,分别采用水洗过滤沉淀法、饱和盐水浮聚法和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进行检查。实验结果表明该猴群感染的寄生虫种类有灵长类肠道常见寄生虫毛首线虫Trichuris sp.,感染率在不同年龄段间存在显著差异;钩虫Ancylostoma sp.和结节线虫Oesophagostomum sp.在黑白仰鼻猴中的感染存在季节性,旱雨季差异性显著;同时粪便样品中还检出了少量的肝毛细线虫Capillaria hepatica和蛔虫Ascaris s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