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 毫秒
1
1.
玉米赤霉烯酮单克隆抗体和免疫酶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景琳  张志东 《真菌学报》1994,13(4):303-309
采用蛋白质连接技术合成玉米赤霉烯酮抗原,免疫Balb/c鼠,通过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建立六株分泌抗玉米赤霉烯酮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细胞上清抗体效价为1:2084(4H8)、1:256(6H9、4H3、2H5、2C8)1:16(3F10);腹水抗体效价为10^9(4H3、4H8)、10^8(2H5)、10^7(6H9)、10^5(3H10)。竞争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六  相似文献   
2.
采用蛋白质连接技术合成玉米赤霉烯酮抗原,免疫Balb/c鼠,通过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建立六株分泌抗玉米赤霉烯酮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细胞上清抗体效价为1:2084(4H8)、1:256(6H9、4H3、2H5、2C8)、1:16(3F10);腹水抗体效价为10~9(4H3、4H8)、10~8(2H5)、10~7(6H9)、10~5(3H10)。竞争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六株单克隆抗体对玉米赤霉烯酮的敏感度为0.3—0.8ng/ml。六株抗体与玉米亦霉烯醇的交叉反应率为1.3—9.0%。六株单克隆抗体均属IgG类。细胞体外传代培养和冻存复苏后分泌抗体稳定。纯化抗体在37℃保存12天稳定,-30℃保存90天抗体滴度不变。用该抗体建立竞争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掺合玉米赤霉烯酮的玉米、小麦、饲料,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5%、90%、103%,平均批间变异系数为5.8%、2.8%、6.8%,批内变异系数为3.8%、12.7%、15.7%。样品中玉米赤霉烯酮掺合量与竞争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出量有良好相关性(r≥0.9996)。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