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07年3~5月,采用随机取样法对黄山短尾猴(Macaca thibetana)YA1群架桥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间段架桥行为发生次数存在极显著差异(t=3.912,df=10,P<0.01)。成年组雄性个体是主要发起者(Z=-2.1888,P<0.05)和接受者(Z=-2.5238,P<0.05),但同年龄组不同性别个体发起次数(Z=-1.755,P>0.05)无显著差异,接受次数(Z=-2.201,P<0.05)差异显著。架桥行为多采用雄性婴幼猴(Z=-2.437,P<0.05)(F=6.735,df=2,P<0.05)作为媒介,母亲序位影响婴幼猴在架桥中被使用的次数(Z=-3.724,P<0.01)。不同序位雄性(F=2.947,df=4,P<0.05)和雌性个体(F=5.320,df=4,P<0.05)架桥行为发起模式主要是第Ⅰ类。雌性个体选择具有亲缘关系的个体作为架桥媒介(Z=-2.490,P<0.05),但雄性个体对母系亲属后代无明显选择性(Z=-0.866,P>0.05)。短期研究表明,黄山短尾猴社群中的架桥行为主要采用第Ⅰ类模式;亲缘关系不一定是影响架桥行为媒介选择的主要因素;架桥行为具有缓解群体间竞争压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雄性黄山短尾猴颅骨标本的36项主要形态变量指标进行定点测量,并进行了初步的统计分析和异速生长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变量的统计值在雄性个体间的变化范围都比较大,2/3的变量表现为正的异速生长,1/3的变量表现为负异速生长。颅骨变量的生长存在年龄及部位间的差异,这些差异与雄性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在社群中的不同地位和竞争压力以及取食习性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