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藻胆蛋白晶体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合作用的研究是当前国内外重大科研课题之一.植物如何吸收光子?怎样以极高效率传递光能,顺利进行光合作用?对这些机制的深入了解必然涉及光合系统各个组分分子的三维结构.1975年B.W.Matthews等及1984年H.Michel等,分别完成了绿菌(green bacte-rium)的细菌叶绿素复合蛋白和紫菌(purplebacterium)的光合反应中心复合蛋白的晶体结构分析.但绿菌和紫菌均属低等生物进行不释放氧的光合成.而蓝绿藻(cyanophycean)和红藻(rhodophycean)与高等绿色植物同样为释放氧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纳入的标准菌种质控新方法,并评价不同批号标准菌种的质量稳定性。方法 对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进行比较研究,同时整合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多位点序列分型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等质控新方法,进行标准菌种质控新方法的建立,并对标准菌种的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形成了适用于《中国药典》中标准菌种的方法,并通过整合的质控新方法对不同批号的标准菌种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菌种质量稳定,遗传信息无改变。同时,建立了标准菌种16SrRNA基因标准序列、PFGE标准指纹图谱和标准基因型。结论 标准菌种质控新方法的研究,为更加全面、深入地评价标准菌种的质量提供了依据;建立的标准菌种质量控制体系及标准菌种质控鉴定信息,为标准菌种持续的质量控制奠定了重要的参比信息基础。  相似文献   
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从2011年开始实施医保总额预付费制度改革、按病种分组(DRGs) 付费试点改革、医药分开改革等一系列支付制度改革,对医院的运行带来较大影响。付费制度改革对医疗质量的提高带来很大的挑战。医院采取了抓基础质量、抓环节质量、抓终末评价等一系列措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在付费制度改革后,医院医疗服务量、DRGs评价、合理用药等数据均优于改革前,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完成了付费制度改革,达到了医疗费用可控、医疗质量不降的双向目标。  相似文献   
4.
肝脏是机体代谢的最主要场所,也是机体最容易遭受到损伤的脏器之一,各种因素引起的肝损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肝损伤机制主要与线粒体损伤、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炎症细胞因子分泌和细胞膜损伤有关。目前已报道很多天然药物具有显著保肝作用,且具有疗效稳定、副作用低、多途径作用、作用温和持久等优势,已广泛用于肝脏疾病的防治。本文对肝损伤的生理机制以及具有保肝作用的天然药物开发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分别从上海和云南的土壤中分离到两株快生长型分枝杆菌。其抗酸染色阳性,含有枝菌酸,细胞壁化学组分IV型,DNA中G十C克分子含量均为65.88%(rm)。用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和化学特性等63项指标与已知的快生长型分枝杆菌进行数值分类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株菌与已知菌是不同源的,它们之间也是异源的。因此,认为这两株菌是快生长型分枝杆菌的两个新种,菌株80-2命名为上海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hanghaiense n. sp.),菌株80—28命名为云南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yunnanense n. sP.)。  相似文献   
6.
不同pH条件下R-藻红蛋白和C-藻蓝蛋白荧光寿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己研制的时间分辨毫微秒荧光谱仪对R-藻红蛋白(R-PE )和C-藻蓝蛋白(C-PC)进行了荧光寿命的测定和研究,并对能量传递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测得R-PE的荧光寿命为3.1±0.1ns,C-PC的荧光寿命为1.3±0.1ns,且在pH5—pH9的范围内不变;当pH<5时,两者的荧光寿命都有变短的趋势.我们还测定了R-PE和C-PC混合溶液中R-PE的荧光寿命不变,而C-PC的荧光寿命变长,从而表明存在着R-PE向C-PC的辐射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7.
通过生化试验、质谱鉴定、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方法对国家标准菌种CMCC(B)40001进行再鉴定。对菌株的毒力、耐药和MLST进行分析,并对鲍特杆菌(Bordetella spp.)的群体进化进行分析。结合不同方法,CMCC(B)40001再鉴定为支气管炎鲍特杆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且其作为标准菌种能够发挥国家标准描述的质控作用。同时获取该菌株的新ST型,在进化关系上,其与百日咳鲍特杆菌(Bordetella pertussis)和副百日咳鲍特杆菌(Bordetella parapertussis)遗传距离近。本研究再鉴定了国家标准菌种CMCC(B)40001为支气管炎鲍特杆菌,并分析了其遗传特征,为国家标准菌种的应用提供资源描述支持。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血清亲环素A(CyPA)、趋化因子CX3CL1以及其他炎性指标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COPD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8例患者为急性加重期组,52例患者为稳定期组;另选取体检健康者45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其血清中CyPA、CX3CL1、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比较3组患者各参数的差异,并与肺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急性加重期组患者的血清 CyPA、CX3CL1、CRP、IL-6、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稳定期组和对照组患者,稳定期组患者的血清 CyPA、CX3CL1、CRP、IL-6、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而急性加重期组患者的第1s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气量(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以及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明显低于稳定期组和对照组患者,稳定期组患者的FEV1、FVC、FEV1/FVC、PEF、MMEF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COPD患者的血清CyPA、CX3CL1、CRP、IL-6、MMP-9水平与FEV1、FVC、FEV1/FVC、PEF、MMEF呈负相关(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急性加重期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清CyPA、CX3CL1、CRP、IL-6、MMP-9水平明显下降,而FEV1、FVC、FEV1/FVC、PEF、MMEF明显上升(均P<0.05)。结论:COPD患者的血清CyPA、CX3CL1、CRP、IL-6、MMP-9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患者的严重程度,同时也可以作为急性加重期治疗后效果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MP-2、MMP-9及P53的表达在预测肝癌行肝移植后肿瘤复发与转移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肝癌行全肝移植患者85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切除的肝癌组织中MMP-2、MMP-9及P53的表达,并对患者进行移植术后随访,观察术后肝癌复发与转移情况。分析MMP-2、MMP-9及P53的表达与移植后肝癌复发与转移之间的关系和意义。结果:肝癌组织中MMP-2、MMP-9及P53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MMP-2表达与肝癌肿瘤直径、TNM分期、病理分级及门静脉癌栓显著相关性(P<0.05),MMP-9表达与肝癌肿瘤直径、TNM分期、门静脉癌栓及肿瘤包膜显著相关性(P<0.05),P53表达与肝癌肿瘤直径、门静脉癌栓及肿瘤包膜显著相关性(P<0.05)。MMP-2、MMP-9在未复发和转移组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复发和转移组(P<0.05),而P53在两组间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肝癌组织中MMP-2、MMP-9高阳性表达均是预测肝癌患者肝移植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独立预见因子,而P53未显示其具有预测意义。结论:MMP-2、MMP-9及P53在肝癌组织中呈高表达,MMP-2、MMP-9的表达水平可以有效预测肝癌患者肝移植后肿瘤复发和转移。  相似文献   
10.
青蒿素分子和立体结构测定的历史回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