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微生物学教学内容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学作为生物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诸多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高校,其教学基本遵循相同或相似的注重课程理论体系的经典教学模式,该模式不利于普通地方院校本科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此,笔者根据微生物学科研项目思路的构建程序和微生物学实际应用的关键操作技术,以实验项目选择和实验项目顺序调整为突破口,优化微生物学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使两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以充分发挥专业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根据好氧反硝化作用机理研究进展和好氧反硝化细菌在污水脱氮处理工艺中的应用,结合微生物生态的教学内容,在提出教材重点教学内容与学科前沿知识优化整合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在不增加课堂理论教学时数的前提下,如何通过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环节进行好氧反硝化作用教学的做法,发现课外专题学习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是提高微生物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也是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前期数值分类工作的基础上,对7株与Rhizobium关系较密切的分离自西藏部分地区豆科植物Trigonellaspp.和Astragalusspp.的根瘤菌所形成的独立表观群,通过DNA同源性测定及16S rDNA全序列分析进行了分类地位的进一步确定。结果表明:该独立表观群菌株的(G C)mol%为59.5%~63.3%,群内菌株间DNA同源性在74.3%~92.3%之间,中心菌株XZ2-3与相关Rhizobium种之间的DNA同源性在0%~47.4%之间,是不同于Rhizobium内各种的新DNA同源群。另外,16S rDNA全序列分析结果也表明,中心菌株XZ2-3占居Rhizobium系统发育分支中的一个独立亚分支,其与临近R.leguminosarumUSDA2370T和R.etliCFN42T之间的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6.55%和96.62%。根据国际系统细菌学委员会提出的细菌种属分类标准,该独立表观群构成了一个不同于Rhizobium内各种的新种群。该研究结果丰富了现有根瘤菌分类系统,将为国际上现有Rhizobium的14个种中再增添一个新的分类单元。  相似文献   
4.
该文旨在探讨CircPTPRA通过mi R-145-5p/KLF5轴调节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机制。将血管内皮细胞(EVC-304)分为control组、ox-LDL组、oxLDL+si-NC组、ox-LDL+si-CircPTPRA组、ox-LDL+miR-NC组、ox-LDL+miR-145-5pmimic组、ox-LDL+si-CircPTPRA+inhibitor NC组、ox-LDL+si-CircPTPRA+miR-145-5p inhibitor组。q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CircPTPRA、miR-145-5p和KLF5 mRNA的表达情况; MTT法、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情况; ELISA检测TNF-α、IL-6、IL-1β、MDA、SOD、GSH-Px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免疫印记法检测Ki-67、cleaved caspase-3、KLF5蛋白表达量;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45-5p与CircPTPRA、KLF5的关系。与control组相比, ox-LDL组EVC-304细胞CircPTPRA和KLF...  相似文献   
5.
由于生源质量和学习目标的多元化,以教师为主导、验证性实验为主要内容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为此我们以微型科研项目为载体,在提供一定数字资源的基础上,采用加强线上自学、课内和课外实验相结合的手段进行微生物学实验技能和科研素质的训练,结果显示该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趋化因子CXCL1过表达对人肝癌HepG2细胞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将GFP-CXCL1质粒转染人肝癌HepG2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将该质粒转染人肝癌HepG2细胞,24 h后收集细胞,提取细胞总mRNA后进行反转录,荧光定量PCR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IRE1、PERK、ATF6的表达。结果:CXCL1过表达后,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出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IRE1、PERK、ATF6均升高。结论:过表达的CXCL1能够促进人肝癌HepG2细胞的内质网应激,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大西洋马铃薯是经济价值很高的炸片型加工品种,逆境胁迫下,易产生褐变、空心等问题,影响加工品质。为获取抗逆境胁迫的优质转基因新品种,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以大西洋马铃薯的茎段为外植体,建立了快速,简便,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从共培养到转化植株获得只需7-8周,转化频率达80%。结果表明茎段是较好的转化受体,硫代硫酸银可以有效促进不定芽分化并提高再生频率。PCR、Southern杂交分析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成功整合到马铃薯再生植株的基因组中。该转化体系为大量开发转基因马铃薯植株,进而筛选优质的马铃薯炸片加工型新品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创新微生物实验教学体系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实践和体会,从微生物实验教学的组织思路、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提出"以科研项目的形式组织实验教学,在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验教学模式,并剖析了该模式在试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西藏根瘤菌的数值初步分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取分离自西藏林芝和拉萨地区11种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菌株64株,并与6株Rhi-zobium leguminosarum,Sinorhizobium fredii和Mesorhizobium loti的参比菌株一起进行了105项表型特征的测定,数值分类的结果表明,除菌株XZ8-6,XZ47-7和XZ18-1外,全部供试菌株在80%相似性水平上可分为8个表观群,其中表观群1,表观群7分别由13株和7株西藏根瘤菌组成,是不同于已描述根瘤菌种的新表观群,是否为新属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拉米夫定治疗反弹后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前后乙型肝炎全基因组序列变化。方法分别提取服用拉米夫定治疗24周反弹后和阿德福韦酯辅助治疗24周后的患者2份血清病毒核酸,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核酸后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测序结果显示,共计有29个氨基酸发生了突变,其中,S区突变点有5个(17.2%),C区突变点有12个(41.3%),P区突变点有6个(20.6%),X区突变点有6个(20.6%),其中P区与拉米夫定的相关位点173和204位点发生了突变翻转,但服用阿德福韦后出现了与之相关的突变位点(181、214、236和237位点)。结论核苷酸药物的使用和HBV基因耐药突变密切相关,定期检测HBV基因突变对于合理使用核苷酸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