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8 毫秒
1
1.
李宏  黎欢  裴东  程平  刘帮  张志刚  孙明森  李长城 《广西植物》2016,36(10):1198-1204
阿克苏地区农田灌溉水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大多采用漫灌为主、滴灌为辅,加上环境干旱、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当地红枣种植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型节水灌溉方法。该研究采用美国Dynamax公司生产的Flow-32包裹式茎流计对茎流速率进行连续监测,并在样地内安装HOBO小气候仪同步获取气象数据,将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不同灌溉方式下枣树茎流速率的变化规律以及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灌溉方式下茎流连日变化呈现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茎流速率均为单峰曲线且夜间茎流活动现象明显,早晨茎流启动时间W1早于W20.5 h,峰值前后W1和W2枣树茎流均出现较小幅度的“峰值群”,W1和 W2峰值出现时间分别为13:30-14:30和13:00-14:30,峰值大小分别为2133.33~2724.93 g·h-1和2234.11~2689.40 g·h-1;茎流日累积量变化过程曲线均为“S”形,但W1日茎流总量大于W2;茎流速率变化曲线均与太阳辐射和温度呈现正相关,与空气湿度呈现负相关,与风速相关性较差;太阳辐射表观波形变化趋势与两种灌溉方式下茎流变化曲线均存在异同,启动时间早于W1约0.5 h,W2约1 h,但峰值出现时间却晚于W1和W2。通过相关分析,太阳辐射均为主要影响因子,建立两种灌溉方式下液流速率与气象因子的多元线性模型,经过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检验,W1和W2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均达到了显著水平。该研究结果为新型灌溉方式W1的实用性和优越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的一只大熊猫患皮肤病,从皮屑中分离到一株拟盘多毛孢菌GYMXP201108。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该菌株顶端附属丝短,1–3根,多数不具柄,与海南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hainanensis模式菌株形态一致,ITS区序列分析也表明与海南拟盘多毛孢的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9.6%,因此鉴定为海南拟盘多毛孢,GenBank ID为KF551573。首次报道了海南拟盘多毛孢能在动物体表生存。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T细胞受体 (TCR)Vβ 在免疫后产生抗体个体和未产生抗体个体中的表达。运用RT PCR及Southernblot杂交技术 ,对 12例乙肝疫苗免疫前后健康成年人TCRVβ1 2 0基因亚家族的表达水平进行半定量研究。并运用ELISA测定了血清HBsAb阳转率。试图寻找其对Ab产生的影响。提示免疫后诱导产生了HBsAg特异的T细胞应答 ,分析免疫后Ab( )个体和Ab(- )个体的TCRVβ 基因亚家族的表达水平 ,但从目前结果统计分析还未找到其内在关系 ,可在未来的研究中寻找真正的生物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