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光学显微镜技术和电镜技术对铁线莲上隐匿柄锈菌Puccinia recondita性孢子器和锈孢子器发育进行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观察。观察表明,铁线莲上隐匿柄锈菌性孢子器呈瓶状,内生有大量单核的性孢子梗和侧丝。性孢子梗顶端产生大量的性孢子,每形成一个性孢子后,都在性孢子梗上留下一环痕。性孢子长椭圆形,表面无特殊纹饰。铁线莲上隐匿柄锈菌锈孢子器呈杯状,其内生长大量平行排列的长形双核锈孢子梗,每个锈孢子梗由上向下连续产生多个锈孢子。锈孢子梗通过产生隔膜先形成锈孢子原体,再分隔形成锈孢子和间生细胞。随着锈孢子的进一步发育,间生细胞解体,锈孢子彼此分开。成熟的锈孢子表面产生有密集的瘤状结构。  相似文献   
2.
小麦条锈菌冬孢子发生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冷冻切片技术、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系统研究了小麦条锈菌冬孢子的个体发生过程和超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小麦条锈菌冬孢子由排列在冬孢子堆基部的双核产孢细胞产生。在发育初期,产孢细胞一端产生突起形成冬孢子芽,随后冬孢子芽经延伸并形成隔膜,依次分化形成冬孢子原基、柄细胞和冬孢子原体。冬孢子原体经有丝分裂后产生隔膜发育形成双核双细胞冬孢子。成熟的冬孢子表面光滑,具有明显加厚的细胞壁,双核融合,原生质密度增加,富含脂肪粒和糖原类物质。在部分冬孢子堆周围还可观察到莲花状包被结构。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系统研究了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对柑橘果实的侵染过程及超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接种12h后,伤口附近的分生孢子开始萌发产生芽管;然后从伤口处直接侵入果实表皮细胞内;接种24h后,受侵染果实细胞中的菌丝向相邻细胞扩展蔓延,寄主细胞壁开始消解,质壁分离,细胞内含物及各类细胞器凝集,颜色加深,最后完全消解,伤口部位的果皮开始变软,伤口处的菌丝向外生长;84h后伤口处病斑软化,部分长出白色的霉层;96h后病斑软化面积直径达3cm,白色霉层面积逐渐扩大;120h后白色霉层中间伤口处霉层颜色加深变为灰绿色;144h后整个果实变软腐烂。果胶质标记结果表明,菌丝侵入果实后产生果胶酶并降解柑橘细胞壁中的果胶,使得细胞壁松弛,软化腐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