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分析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6例白内障患者,以经微切口治疗的43例患者视为观察组,经常规切口治疗的43例患者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天、7天、1个月、3个月的中央角膜厚度、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比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央角膜厚度、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比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天、7天、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中央角膜厚度、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比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但两组患者之间中央角膜厚度、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比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切口治疗白内障相比,微切口治疗白内障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相当,但其能进一步缩小患者手术切口,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趋化因子CXCL14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特征。方法:收集28例SLE患者和20名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标本,抽提细胞中RNA,逆转录后,以GAPDH为内参,通过定量PCR检测PBMC中CXCL14的表达,统计分析CXCL14表达水平与SLE各种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探讨PBMC中CXCL14表达与SLE的关系,通过重亚硫酸盐修饰的全基因组DNA用以BSP测序来明确不同标本中CXCL14启动子中甲基化位点的甲基化率。结果:CXCL14在SLE患者和正常人PBMC中的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P < 0.05)。与健康人PBMC中CXCL14的含量相比较,CXCL14在SLE患者PBMC中表达量显著降低。与进一步CXCL14表达水平与SLE各种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分析显示,CXCL14表达水平与SSB抗体(干燥综合征B抗体)、蛋白尿及血小板计数相关。与SSB抗体阴性SLE患者比较,SSB抗体阳性患者CXCL14表达水平更低(P <0.05);与蛋白尿阴性SLE患者相比,蛋白尿阳性患者CXCL14表达水平更低(P < 0.05);而血小板升高患者的CX-CL14表达水平更高(P < 0.05)。CXCL14表达水平与SLE活动、肾损害指标、抗ds-DNA、C反应蛋白(CRP)、补体C3水平等指标未见显著相关性。CXCL14启动子区甲基化分析显示,SLE患者CpG岛甲基化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结论:PBMC中低表达的CXCL14与SLE发生发展相关,其启动子区CpG岛过度甲基化是SLE患者CXCL14低表达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对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bFGF眼用凝胶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值、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干眼症状评分和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并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结果: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BUT明显低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且研究组的BUT高于对照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的OSDI评分持续降低(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干眼症状评分、SIt值、FL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且研究组的OSDI评分、干眼症状评分、SIt值、F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均明显上升,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玻璃酸钠联合bFGF能有效提升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在超声乳化术后泪膜稳定性,利于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