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8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138篇 |
专业分类
3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21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26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胞自动机模型(Cellular Automata Model,简称CA模型)是一种能够表现系统复杂行为的模拟方法,适于研究植物群落时空动态过程.本文利用CA模型,模拟具有化感作用的外来种入侵原有物种所构成植被的过程.模型由产生化感物质的外来种和两个对化感物质敏感性不同的本地种组合成不同类型的群落,利用化感物质作用下受体物种生物活性响应模型及种子扩散负指数分布模型,模拟外来杂草和本地种分布格局的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外来种可成功地完全入侵由两个对化感物质敏感的本地种构成的群落空间,但对于由对化感物质敏感的一个本地种及对化感物质具有抗性的另一个本地种构成的群落,外来种只能够与本地种共存. 相似文献
2.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的环境友好型诱杀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和2004年,在山东惠民采用杀虫灯、性诱剂、杨树枝把等措施开展了诱杀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成虫的防治试验.杀虫灯+10支性诱剂,杀虫灯+5支性诱剂+5支杨树枝把,杀虫灯+lO支杨树枝把,杀虫灯4种措施的日均诱蛾量分别为11.4、10.4、8.6和7.0头,性诱剂和杨树枝把均未显著提高对棉铃虫的诱杀效果.不同诱捕方案对棉铃虫累积诱蛾量随日期的变化符合Gompertz方程.普通灯和时控灯对棉铃虫的日均诱蛾量分别为19.9头和17.4头,二者差异不显著;时控灯对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的日均诱捕量均少于普通灯;减少开灯时间可在不显著降低棉铃虫诱杀量的同时,有效保护捕食性瓢虫.与普通灯相比,设置时间合理的时控灯(夜间19:00~23:00和3:00~5:00开灯)未显著降低棉铃虫的日均诱蛾量,而对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的日均诱捕量分别为2.0头和4.9头,均显著低于普通灯的3.7头和9.2头,合理设置开关灯控制模式可在不显著降低对棉铃虫诱杀效果的同时,降低近50%的天敌杀伤率,节约用电40%. 相似文献
3.
5.
广布种昆虫可调节其生活史以适应栖息地的条件变化,如可以通过调节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期,使其发生与栖息地的物候(如食料、气温和降雨等)同步,这对昆虫在栖息地的繁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为玉米主要害虫,在中国从南到北都有分布,栖息地气候也不同,不同地理种群生活史发生了分化,如化性、临界光周期、滞育后羽化时间、体重和体型、繁殖力和抗寒力等均不同。然而该虫发育历期的地理变异尚未见系统报道。为此,详细比较了来自5个亚洲玉米螟不同地理种群即广西阳朔(YS)、江西南昌(NC)、山东泰安(TA)、河北廊坊(LF)和黑龙江哈尔滨(HEB)在20—31℃下卵、幼虫、蛹发育历期及其与栖息地纬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的不同地理种群的卵期不存在显著差异,在20、22和25℃下,卵期从南到北稍有延长,卵期与其栖息地纬度呈正相关;但在28℃下,不同地理种群的卵期基本相等,与纬度相关性不显著。在31℃下,不同地理种群的幼虫期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其他温度下,不同地理种群的幼虫期存在显著差异;在22、25和28℃下,幼虫期与其栖息地纬度呈正相关,而在20和31℃下,幼虫期与其栖息地纬度呈负相关,在20、22和25℃下,最北的哈尔滨种群的幼虫期变幅不大,而其他4个种群的幼虫期随着温度的升高明显缩短。各地理种群20℃下的雌蛹、28℃下的雄蛹和31℃下的雌雄蛹期差异均不显著,其他雌或雄蛹期差异显著;各温度下的雌雄蛹期与其栖息地纬度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些研究结果揭示了广布种昆虫可以调节其自身发育历期以适应栖息地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6.
农业害虫高温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温控制害虫具有无残留、无污染的优点,高温对害虫的致死作用在害虫种群生态调控研究和保证食品安全,促进绿色农产品生产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影响高温对昆虫致死效应的因子和应用高温防治害虫的技术方法。影响高温致死效率的因子包括:温度的高低和处理时间的长短,不同温度的处理顺序和预适应温度等温度处理模式,缺氧等逆境胁迫,昆虫种类及其发育阶段等。利用高温防治害虫的技术包括:温室内,在生长期采用高温闷棚,在播前产后用热蒸汽处理苗床或培养土。在田间,利用对作物安全的瞬间明火烧伤害虫敏感部位;利用害虫的趋光性点明火诱杀;作物生产空闲期采取覆膜封闭,利用太阳能产生高温、缺氧条件,减少或根除土传病菌和害虫。在仓库,利用微波、无线射频或流动床产生的热空气在短时间内升温,杀死储粮害虫。在储运场所,用热水浸泡、热蒸汽熏蒸、高温结合低氧或低温以及盐水浴结合无线射频处理鲜活农产品,杀死害虫。本文最后讨论了该领域存在的问题,指出阐明高温对昆虫影响的机理,降低防治成本,减轻作物和环境损害,是高温控制害虫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广西竹叶青蛇伤后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较合理依据。方法选择被竹叶青蛇咬伤的急诊患者55例的临床资料并分析临床特征。结果 55例竹叶青蛇伤患者分别按咬伤地点与临床分型比较(χ2=18.03,P0.01),竹叶青蛇属(竹叶青和白唇竹叶青)与临床分型比较(χ2=24.67,P0.01)及咬伤地点与竹叶青蛇属比较(χ2=24.8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咬伤地点与竹叶青蛇属呈中度正相关(rs=0.67);竹叶青蛇咬伤按临床分型比较血液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血小板(PLT)、白细胞(WBC)各型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竹叶青蛇伤主要在城市花园草丛、田间地头等地点发生,伤后临床分型绝大多数为轻型,少数为重型和危重型;白唇竹叶青蛇伤地点主要在深山老林,伤后临床分型以危重型、重型为主,少数为轻型。咬伤地点与临床分型和蛇种属有很大差异性,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竹叶青蛇伤致血液功能障碍,甚至出现类DIC;除分型标准外,患者WBC的增高程度可作为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玉米苗中DIMBOA与几种酚酸类物质抑菌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室内培养的7日龄玉米幼苗中提取、分离、鉴定了抗性次生化合物丁布(2,4-d ihydroxy-7-m ethoxy-2H-1,4-benzoxazin-3(4H)-one,D IMBOA),并就该物质对玉米纹枯病病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活性与三种酚酸类物质(阿魏酸、对羟基肉桂酸和咖啡酸)进行了离体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丁布(D IMBOA),对立枯丝核菌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在浓度为50μg/mL时即可抑制立枯丝核菌菌丝的生长,抑制率为18.52%。阿魏酸、对羟基肉桂酸和咖啡酸,这三种酚酸在浓度250μg/mL时对立枯丝核菌菌丝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26.30%、8.50%和6.30%。不仅如此,丁布与对羟基肉桂酸之间、以及三种酚酸两两组合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在浓度相等的情况下,丁布与对羟基肉桂酸的等量混合液的抑菌率显著高于这两种物质单独存在时的抑菌率之和;同样,对羟基肉桂酸与阿魏酸的等量混合液的抑菌率比单一的对羟基肉桂酸溶液的抑菌率高18.89%,比单一的阿魏酸溶液的抑菌率高13.33%;对羟基肉桂酸与咖啡酸的等量混合液,抑菌率比两者单独试验时分别高9.63%和14.83%;阿魏酸与咖啡酸的混合液,抑菌率比两酸单独试验时分别高11.48%和22.23%。这一结果提示植物体内产生适当比例不同次生化合物的组合对植物抗病性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未来的一种生物肥料:丛枝菌根真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存在于几乎所有类型的土壤中,可以与绝大多数被子植物的根共生。大多数农作物、果树、蔬菜、观赏植物和花卉等都能形成丛枝菌根。AMF能促进作物吸收利用矿质养分和水分,提高作物抗逆性和抗病性,改良土壤、提高苗木移栽成活率、促进生长、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并且可用于改善退化生态系统的土壤肥力,维持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一种新型的生物肥料被用于农林业生产。本文讨论了影响菌根侵染率的因素、AMF的生态效应和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