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位于长江上游的金沙江流域,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带和长江流域中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地方经济最贫困的地区,同时也是云南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行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1].金沙江流域生态建设决策支持系统是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金沙江流域生态建设管理的科学依据和相关技术支撑.由于金沙江流域的复杂性和生态建设的多元性,以及政府对决策支持要求的系统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系统要求能够准确反应流域生态和建设的主要因子,突出流域生态建设的静态与动态的双重特性.因此,在系统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对数据库的设计、数据的采集,正确衡量和评价流域内各不同区域的生态建设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决策支持的模型设计和参数选择等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有明确的界定和标准.因此,与传统的指标体系研究不同[3,4],金沙江流域生态建设决策支持系统指标体系在确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具有瓶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法瑞地植物学派的样地调查法记录了澜沧江中上游河谷中一独特的硬叶小叶常绿阔叶林类型——锈鳞木樨榄、清香木群丛。该群丛由南向北分布于1300~1900m的河谷下部,对群落外貌、生活型与生长型、植物种类科属的组成、分布区类型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 群落结构简单,物种数平均为18种;(2) 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居多,生长型以草本居多;(3) 群落中计有维管植物116种,隶属于39科,84属;(4) 植物科级、属级水平上均显示出了热带性质,植物区系表现出一定的古老性,反映了与古地中海硬叶小叶林的历史渊源。该植物群丛适应澜沧江干热-干暖河谷气候,分布区域狭窄,是一类值得重点保护和深入研究的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3.
金沙江流域(云南部分)生态建设决策支持系统总体设计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流域生态建设决策支持系统设计的理论依据
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是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研究一个区域或流域生态系统类型及其组合的规律[1]. 相似文献
4.
5.
外来种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入侵森林群落,会对其物种多样性造成极大的影响。本文以云南省昆明市海口林场为例,对比分析不同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差异与紫茎泽兰的相关性,探究群落类型及其特征与紫茎泽兰入侵的关系。结果表明,乔木层盖度和物种丰度与紫茎泽兰的株高和盖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灌木层、草本层盖度和物种丰度与紫茎泽兰的入侵无显著相关性,说明乔木层对紫茎泽兰的入侵影响更大。根据CCA排序,林区内森林群落可划分为两种类型:原生性较强的天然林和人工林;林区内道路距离是影响紫茎泽兰分布的重要因素。两种森林类型间,紫茎泽兰的重要值无显著性差异,紫茎泽兰的重要值与被入侵群落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Alatatlo均匀度指数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Shannon指数存在负相关关系但不显著,说明紫茎泽兰的入侵对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有显著影响。原生林对紫茎泽兰有相对较高的抗性,但也与群落环境综合特征、距道路距离、人为干扰程度等有关。 相似文献
6.
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的空间结构与土地利用现状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GIS技术研制了保护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采用多样性、丰富度、优势度、破碎度和分离度对保护区的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 ,保护区的土地利用以季风常绿阔叶林为主 ,主要保护类型的分布面积很小 ;区域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和破碎度随干扰强度而增加 ;自然景观的分离度与人类活动的强度呈正比 ,干扰景观的分离度与人类活动强度呈反比 ;现行功能区划分不尽合理 ,应适当调整功能区划 相似文献
7.
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植被的分布与生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植被的类型进行了划分 ,包括人工和自然群落 ,共有7个大类、1 5个群系、2 4个群落类型分布 .对每个类型的主要组成种类、生态特征和分布现状进行了初步研究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制取植被图并获得了各种植被类型的分布面积和分布格局特征 ,这一地区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的分布面积和所占比例最大 ,达总面积的 41 .2 6 % ;而热带雨林面积不超过总面积的 1 0 % .依据地形、海拔、气候和现状植被分布的规律 ,在获得景观类型图的基础上 ,得到了可以反映这一地区在完全自然条件下植被可能分布的状况的还原植被图 ,为保护区的发展和植被的恢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黄背栎(Quercus pannosa)是硬叶常绿阔叶林的代表树种之一, 具有较强的克隆萌生能力, 影响其种群更新和格局特征。通过对云南药山三个不同海拔(2900 m、3100 m、3300 m)的黄背栎种群分布格局展开调查, 采用点格局分析法对其不同海拔下克隆株与实生株的格局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克隆株和实生株的种群密度随海拔递减, 实生苗在低海拔地段占优势。黄背栎实生株与克隆株在高海拔地段呈集群分布, 实生株在小尺度下(0—1 m)集群分布, 随尺度的增大逐渐过渡到随机分布; 低海拔处克隆株与实生株的空间关系呈显著正相关, 高海拔小尺度下二者为正相关, 大尺度下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