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昌鱼的实验室繁育及子二代获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昌鱼特殊的进化地位、简单的器官系统和终生透明的躯体等特征,使其很有希望成为一个新型实验室模式动物。要实现文昌鱼的模式动物化,实验室内全人工条件下繁殖是关键的第一步。为此,我们于2003年9月和2004年4月两次采集产于厦门海域的2种文昌鱼,开展实验室内养殖研究。经过3年多的持续实验室养殖,继2005年夏季于实验室内繁殖出子一代文昌鱼后,又在2006年夏季成功获得了这两种文昌鱼的子二代,初步实现文昌鱼在实验室内的全人工养殖。对子代文昌鱼养殖的初步观察发现,不同水温对生长发育速度有一定影响,提示有可能通过水温控制实现文昌鱼一年多次产卵的目的。目前这两种文昌鱼子二代幼体已完成变态,进入亚成体生长发育阶段,其体长分别已达14.6mm(日本文昌鱼Branchiostomajaponicum)和6.5mm(白氏文昌鱼B.belcheri)。  相似文献   
2.
介绍原尾蜥虎的生境,摄食,冬眠,鸣叫,断尾及繁殖等生态习性。  相似文献   
3.
福建邵武发现一例白化王锦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低等的无脊椎动物珊瑚到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都有白化现象,国内不少地方发现过白化动物,尤其以神农架地区最多(沈军,1994);蛇类中,蛇岛蝮(Gloydius shedaoensis)、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玉斑锦蛇(E.mandarina)等都有过白化个体的报道(陈强等,1995).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爬行动物区系及地理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省爬行动物有123种和亚种,隶属2目17科69属.除5种海产龟鳖类及9种海蛇外,其余109种陆栖与半水栖(淡水)的种类中,属东洋界的种类有101种,占92.66%;遍布于古北界和东洋界的种类共有8种,占7.34%.福建省陆栖与半水栖的爬行动物区系可划分为闽北山区丘陵省、闽东丘陵沿海省、闽西低山丘陵省、闽中丘陵平原省和闽南低丘平原省5个地理分布区,对每个地理分布区的自然环境和动物区系的组成和特点分别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凤头鹰属隼形目鹰科鹰属 ,为国家二级保护珍稀鸟类。 1 980年首次在福建省发现凤头鹰的普通亚种(Accipitertrivirgatusindicus) 〔1〕。 2 0 0 0年 4月 2 8日我们在福州南屿桐坑村获得一只雌性凤头鹰 ,同时看到 2只幼鸟 ,经鉴定为凤头鹰的台湾亚种 (Accipitertrivirgatusformaosae)。系福建鸟类亚种分布新纪录。标本保存于福建师大生物工程学院动物标本室。其形态特征、量度 (表 )描述如下。表 鸟体量度  (单位mm)性别全长嘴峰长翼长尾长跗跖长♀ 44 2 2 0 2 6 0 2 30 70  …  相似文献   
6.
文昌鱼的进化地位十分重要,对其染色体的研究在进化和比较基因组学方面有重要意义。然而文昌鱼的染色体制备困难,使研究受到了限制。本文介绍了一种改良的文昌鱼胚胎细胞染色体标本制备方法,以及用文昌鱼成体再生细胞制备染色体,首次获得了文昌鱼体细胞中期染色体标本,并观察了厦门2种文昌鱼的染色体,其中白氏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二倍体2n=40,日本文昌鱼(B. japonicum)二倍体2n=36。再次从细胞分类学角度证实白氏文昌鱼和日本文昌鱼作为两个独立物种的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7.
对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和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消化道5-羟色胺免疫活性细胞的形态、分布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定位。5-羟色胺免疫活性细胞在黑眶蟾蜍和黑斑蛙消化道各段中均有分布,分布密度均呈升-降-升-降的波浪式分布特点,二者在幽门部和回肠都有个分布的高峰值。黑眶蟾蜍回肠最高,空肠、幽门部次之,十二指肠、直肠最低;黑斑蛙幽门部最高,回肠、空肠次之,食道、贲门部、直肠最低。5-羟色胺免疫活性细胞位于胃的胃腺上皮、食道及肠的粘膜上皮,有圆形、椭圆形、梭形、楔形等,有的有胞突。文中讨论了5-羟色胺免疫活性细胞分布型的原因及形态与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厦门两种文昌鱼染色体的制备与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吕鱼的进化地位十分重要,对其染色体的研究在进化和比较基因组学方面有重要意义.然而文昌鱼的染色体制备困难,使研究受到了限制.本文介绍了一种改良的义昌鱼胚胎细胞染色体标本制备方法,以及用文昌鱼成体再生细胞制备染色体,首次获得了文昌鱼体细胞中期染色体标本,并观察了厦门2种文昌鱼的染色体,其中白氏文吕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二倍体2n=40,日本文昌鱼(B.japonicum)二倍体2n=36.再次从细胞分类学角度证实白氏文昌鱼和日本文昌鱼作为两个独立物种的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9.
文昌鱼属于脊索动物门头索动物亚门,由于独特的进化地位,生物学家普遍认为文昌鱼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实验室模式动物[1,2],全世界许多科学家正致力于文昌鱼的模式化工作,要使文昌鱼成为实验室模式动物,首先要实现它在实验室的连续繁育,保证它能一代又一代的繁育下去.  相似文献   
10.
文昌鱼特殊的进化地位、简单的器官系统和终生透明的躯体等特征,使其很有希望成为一个新型实验室模式动物。要实现文昌鱼的模式动物化,实验室内全人工条件下繁殖是关键的第一步。为此,我们于2003年9月和2004年4月两次采集产于厦门海域的2种文昌鱼,开展实验室内养殖研究。经过3年多的持续实验室养殖,继2005年夏季于实验室内繁殖出子一代文昌鱼后,又在2006年夏季成功获得了这两种文昌鱼的子二代,初步实现文昌鱼在实验室内的全人工养殖。对子代文昌鱼养殖的初步观察发现,不同水温对生长发育速度有一定影响,提示有可能通过水温控制实现文昌鱼一年多次产卵的目的。目前这两种文昌鱼子二代幼体已完成变态,进入亚成体生长发育阶段,其体长分别已达14.6 mm(日本文昌鱼Branchiostoma japonicum)和6.5 mm(白氏文昌鱼B. belcher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