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混合效应模型(Mixed Effects Model)在肿瘤表达谱基因芯片数据分析中的检验效能,并探讨其分析效果。方法:采用混合效应模型分析肿瘤实例基因芯片数据,并以基因集富集分析方法(GSEA)作为参照比较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探讨其检验效果。结果:通过混合效应模型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两种方法对肿瘤基因芯片数据的分析和比较,两种方法筛选出共同的差异表达通路外,混合效应模型额外地筛选出来GSEA未能检验到的8条差异表达通路,且得到文献支持;混和效应模型筛选出的前10个差异表达通路中有6个已有生物学证明而基因集富集分析方法(GSEA)筛选出的前10个差异表达通路中仅有4个已有生物学证明。结论:混合效应模型作为top-down方法中的典型代表,其优势在于通过构建潜变量达到降维目的,可有效地减少多个复杂的变异来源从而保证了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其检验效能优于基因集富集分析方法(GSEA),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筛选肿瘤基因芯片数据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从费氏中华根瘤菌WGF03的基因组中克隆出与胞外多糖分泌密切相关的基因exoD,研究该基因对胞外多糖合成、菌株共生结瘤能力和固氮效率的影响。利用自杀性质粒pK18mobsacB,通过同源双交换法构建exoD基因的缺失突变体ΔexoD。实验发现:与野生菌株相比,突变株在YMA培养基平板上胞外多糖产量明显减少、运动能力也有所减弱;在NaCl浓度小于350 mmol/L范围内,菌体均能维持稳定生长;接种于大豆幼苗后,产生的根瘤数量较多,但个体小、形状不一,且固氮酶活也显著下降。研究结果说明exoD基因参与S.fredii WGF03胞外多糖的合成并影响菌株共生结瘤能力和固氮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眶脑毛霉菌病(ROCM)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病理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1998~2008年16例ROCM患者的病历资料。用HE、PAS和GMS染色显示组织病变特点及真菌的形态特征,对1例石蜡组织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14例(87.5%)有基础疾病,2例(12.5%)无特殊病史。死亡5例(31.3%),3例死于ROCM,2例死于原发病。CT示鼻腔鼻窦软组织密度影16例,MRI示眶内(15例)和颅内(5例)异常信号影。真菌培养7例阳性(43.8%)。组织病理:16例均见组织凝固性坏死、真菌性血管炎及肉芽肿,骨质破坏9例,外周神经纤维坏死7例。特殊染色菌丝形态均符合毛霉目真菌;透射电镜见菌丝形态不规则,菌壁电子密度高。结论 ROCM主要见于糖尿病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者,亦见于无基础疾病者。常见致病菌为根霉和毛霉。在病变组织中找到符合毛霉目真菌形态特点的菌丝可确诊。对临床症状、影像学、真菌培养及病理学表现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给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影响与临床效果的评价。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PCOS患者127例列为研究样本,按照用药方案差异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研究组65例采用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OMA-IR、血清性激素水平、排卵率及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HOMA-IR低于对照组,排卵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E2及T水平低于对照组,而FSH及SHB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辅助二甲双胍治疗PCOS可显著改善患者HOMA-IR,对性激素平衡有良好作用,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对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血清疼痛介质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和认知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1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全麻方案)和观察组(40例,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联合全麻方案),对比两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疼痛情况、认知功能和睡眠质量,观察不同模式麻醉下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苏醒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丙泊酚使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置入喉罩时(T1)~术毕时(T3)心率(HR)先升高后下降,平均动脉压(MAP)先下降后升高(P<0.05);观察组T1~T3时点HR低于对照组,MAP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4 h血清PGE2、SP水平和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 d、2 d、3 d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较术前先下降后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2 d、3 d 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 d、2 d、3 d匹兹堡睡眠质量评估量表(PSQI)评分较术前先升高后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1 d、2 d、3 d 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术中选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联合全麻,镇痛效果显著,可稳定机体血流动力学,减少对认知功能和睡眠质量的影响,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候选肝癌抑癌蛋白PIG11(p53-induced gene 11,PIG11)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首次在HepG2细胞株中鉴定了11个PIG11结合蛋白,热休克蛋白60(heat shock protein 60,Hsp60)为其中之一.采用免疫共沉淀联合Western blot 技术对Hsp60进行了验证.用Western blot检测其蛋白质表达,结果显示:pLXSN-PIG11-HepG2细胞中Hsp60蛋白表达较pLXSN-HepG2、HepG2细胞组下调(n=3,P < 0.01).选取与Hsp60关系密切的Bax蛋白进行研究,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IG11高表达可引起胞浆Bax向线粒体转位.以上结果表明,PIG11蛋白能与HepG2细胞中的Hsp60结合,促进Hsp60-Bax的分离,引起Bax从胞液到线粒体转位,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这可能是其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8.
摘要 目的:分析黑树莓多酚经调节STAT3/Survivin信号途径对胃癌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0只雄性健康SD大鼠,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另30只制备胃癌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和黑树莓多酚(低、高剂量)组,各组10只;给予黑树莓多酚(低、高剂量)组大鼠5%、10%黑树莓多酚饲料喂养,给予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持续干预8周后测量大鼠体质量和肿瘤体积;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STAT3、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组织病理学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黑树莓多酚(低、高剂量)组体质量、肿瘤体积均低于模型组,高剂量组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STAT3、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比较,黑树莓多酚(低、高剂量)组均低于模型组,高剂量组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黑树莓多酚(低、高剂量)组胃动素(MTL)、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泌素(GAS)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高剂量组明显高于低剂量组(P<0.05)。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黑树莓多酚(低、高剂量)组显著高于模型组,高剂量组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黑树莓多酚通过调节STAT3/Survivin信号途径的方式有利于抑制胃癌大鼠肿瘤生长,并有效调节胃肠激素,改善胃功能,同时还能通过影响炎症因子水平的方式干扰胃癌进展。 相似文献
9.
研究围填海前后的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对促进海域管理和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黄河三角洲孤东海岸为例,依据1985—2005年该地区剖面地形实测资料以及利津水文站的水沙资料,利用海岸地形演变方法对冲淤数据进行了处理,并结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方法,分析了围填海前后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孤东海岸剖面表现为严重侵蚀下切,其中海洋作用占主导地位。根据冲淤演变结论,孤东海域可被分为堤内区、堤根区、堤前区和远岸区,1985—2005年各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情况表明,孤东海域围堤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巨大,并且随建堤时间增长而日益增大,而丁坝的修建可以有效改善沉积环境,减少生态损失。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胎龄早产儿早期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我院出生的新生儿39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胎龄的不同分为早期早产儿组(胎龄27~31周)78例、中期早产儿组(胎龄32~33周)102例、晚期早产儿组(胎龄34~36周)116例以及足月新生儿组(胎龄37~42周)96例。四组新生儿出生后2h内抽取静脉血检测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并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新生儿胎龄与上述各项凝血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早期早产儿组、中期早产儿组、晚期早产儿组、足月新生儿组的出生体重以及胎龄呈逐渐上升趋势,不同组别新生儿的出生体重以及胎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早产儿组、中期早产儿组、晚期早产儿组、足月新生儿组PT、APTT均呈逐渐下降趋势,FIB呈逐渐上升趋势,不同组别新生儿PT、APTT、FI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新生儿胎龄与PT、APTT呈负相关(r=-0.567、-0.691,P=0.000、0.000),而新生儿胎龄与FIB水平呈正相关(r=0.623,P=0.000)。结论:不同胎龄早产儿早期凝血功能存在异常变化,新生儿胎龄与PT、APTT均呈负相关关系,与FIB呈正相关关系,临床应予以重视,及时检测其凝血指标,必要时应予以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