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建立较稳定的异基因骨髓移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动物模型,为异基因骨髓移植后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相关研究提供实验参照。方法以雄性SD大鼠为供鼠,雌性Wistar大鼠为受鼠,受体大鼠随机分成A、B、C、D、E 5组,移植当天所有受鼠均接受8.5 GY的全身照射(TBI),于照射后4~6 h内,A组回输等量培养液,B组经尾静脉输注供鼠骨髓细胞(2×10^8个/kg),C、D、E组分别回输供鼠骨髓细胞(2×10^8个/kg)+不同比例的脾细胞。观察各组大鼠生存期、外周白细胞计数、及有无aGVHD的临床及病理表现。结果A组大鼠于15d内全部死亡,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减低,骨髓病理示造血组织减少,提示死于造血衰竭。B、C、D、E组大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有明显恢复,B组大鼠8只存活超过50 d,C、D、E组大鼠均于50 d观察期内死亡,并有aGVHD的临床表现及病理表现,但C组大鼠aGVHD的程度较轻且时间不集中,其中D、E组大鼠可于相对集中的时间内观察到典型aGVHD临床及病理。结论TBI预处理的方式是可行的,单纯输入异基因骨髓细胞不能引起明显的aGVHD,骨髓细胞与脾细胞1∶1及1∶1.5混合组均可作为异基因骨髓移植后理想的aGVHD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乳鼠成骨细胞体外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乳鼠成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用出生1~3 d乳鼠颅骨,采用多次胶原酶消化法进行细胞体外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对其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矿化能力进行鉴定,并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结果原代培养24 h后,大量细胞贴壁生长,细胞呈圆形,48 h后,贴壁细胞呈长梭形、三角形或不规则多边形,并且贴壁细胞伸出2~3个突起,胞质透亮、饱满,7 d后细胞铺满整个平皿底面。经鉴定,培养细胞具有体内成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细胞接种后第1与第2个24 h为细胞的潜伏适应期,第3与第7个24 h生长曲线基本为线性曲线,是细胞的对数生长期。结论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成骨细胞的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高度的高原低压缺氧环境下大鼠肠道病理损伤的特点。方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5组:平原对照组、5000米海拔高度10天组、5000米海拔高度21天组、6500米海拔高度10天组、6500米海拔高度21天组,每组6只。大鼠在平原环境或模拟高原环境中常规饲养,在相应时间点,深度麻醉受试大鼠致死,取材,固定、HE染色后镜检并进行病理学损伤评分。结果:各高原组空、回肠病理损伤评分均显著高于平原对照组(P0.01),5000 m暴露21d组空肠、回肠、结肠病理损伤评分显著高于5000 m暴露10 d组,明显低于6500 m暴露21d组,6500 m暴露10d组空肠、回肠、结肠病理损伤评分显著高于5000 m暴露10 d组(P0.01或P0.05)。5000 m暴露10 d组结肠损伤病理评分与平原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高原组结肠病理损伤评分均显著高于平原对照组(P0.01或P0.05)。5000 m暴露21 d组空肠与结肠病理损伤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6500 m暴露21 d组空肠和回结肠均与结肠病理损伤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肠道粘膜随着海拔高度和缺氧时间的延长而损伤加重。在相同的情况下,小肠的损伤较结肠严重,但空肠和回肠的损伤无明显差异,结肠损伤的发生较晚且与高原环境停留时间具有明显关系,提示在进入高原早期应将小肠病理损伤的防治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积累西藏小型猪心脏和呼吸系统的组织学资料,对西藏小型猪在相关生物学研究上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西藏小型猪心脏和呼吸系统各脏器固定于10%中性甲醛溶液中,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西藏小型猪心脏壁厚,心内膜下浦肯野纤维粗,束细胞大而清晰,排列规则;心肌纤维粗大,排列紧密,横纹较模糊,润盘少且不清楚,肌间血管丰富;心外膜较厚。西藏小型猪鼻黏膜较厚;气管和支气管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排列紧密,纤毛粗而长,黏膜下腺体量少;肺支气管周围无炎性细胞浸润,肺泡腔内尘细胞极少,肺泡壁和肺间质血管较丰富。结论西藏小型猪心脏、呼吸系统表现出高原动物组织学特点,其这种特点对今后西藏小型猪实验所涉及的组织学判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和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ASODN)联合作用对胰腺癌荷瘤裸鼠的治疗作用。方法:构建胰腺癌荷瘤裸鼠模型,将成瘤裸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塞来昔布组(给予1000ppm的塞来昔布饮水)、survivin ASODN组(瘤内注射40μg/200μL的survivin ASODN)、联合组(给予1000ppm的塞来昔布饮水的同时瘤内注射40μg/200μL的survivin ASODN);观测裸鼠肿瘤生长情况并测量不同时间的体积变化,于接种肿瘤的35天处死裸鼠,测瘤体质量,应用cas- pase-3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增殖指数(PI)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治疗组平均体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91.97±4.62mm~3,427.34±14.62mm~3,300.39±6.59mm~3 vs 703.56±12.51 mm~3,P<0.01),其中联合治疗组体积明显低于塞来昔布组或survivin ASODN组(P<0.01);平均抑瘤率分别为32.26%、50.86%、62.07%。治疗组caspase-3相对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0.026±0.003、0.040±0.018、0.059±0.005 vs 0.006±0.001,P<0.01),其中联合治疗组caspase-3相对活性明显高于塞来昔布组(P<0.01)或survivin ASODN组(P<0.05);治疗组平均PI和MV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其中联合治疗组平均PI和MVD明显低于塞来昔布组或survivin ASODN组(P<0.01,或P<0.05)。结论: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和survivin ASODN联合应用可显著抑制荷胰腺癌裸鼠的肿瘤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共同提高caspase-3活性来诱导细胞凋亡,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新生血管的形成来发挥抗肿瘤效应,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性别和年龄因素对封闭群草原兔尾鼠正常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利用雅培(AEROSET)全自动血液生化测定仪对雄性组、雌性组、1月龄 2月龄组和 2 4月龄组封闭群草原兔尾鼠的 2 3项血液正常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 两年龄组各指标间以及两性别组各指标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本实验中封闭群草原兔尾鼠的性别因素和年龄 (1月龄 - 2月龄年龄段和 2 4月龄年龄段 )因素对测定的 2 3项正常血液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C/EBPβ蛋白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38例子宫颈鳞癌组织、28例慢性子宫颈炎组织中C/EBPβ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鳞癌组织与慢性子宫颈炎C/EBPβ蛋白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同病理分级的肿瘤组织中C/EBPβ蛋白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EBPβ蛋白表达可能与新疆维吾尔族子宫颈鳞癌不同病理分级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C/EBPα蛋白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36例子宫颈鳞癌组织、26例慢性子宫颈炎组织中C/EBPα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新疆维吾尔族妇女慢性子宫颈炎与子宫颈鳞癌组织中C/EBPα蛋白的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C/EBPα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有关(P<0.05)。结论:C/EBPα蛋白与新疆维吾尔族的子宫颈鳞癌有着密切的关系,该基因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抑制子宫颈鳞癌发生的基因。  相似文献   
9.
C/EBPα基因是抑癌基因,有抑制增殖、促进分化和调节DNA损伤反应等作用。各种机制如对抗性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基因突变和翻译后修饰等导致C/EBPα转录抑制或活性丧失,可能诱发肿瘤。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C/EBPα基因的结构、功能及与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姜黄素对沙漠干热环境下大鼠肾组织炎症因子及NF-κB p65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五组(n=10):常温对照组、干热对照组、姜黄素低浓度组(50 mg/kg)、姜黄素终浓度组(100 mg/kg)、姜黄素高浓度组(200 mg/kg)。常温对照组及干热对照组均给予0.9%生理盐水灌胃,姜黄素组大鼠给予不同浓度姜黄素溶液灌胃,连续7天。在干热环境中放置150分钟后,麻醉处死大鼠,留取血液、肾组织进行分析。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形态,检测肾组织中IL-1β、IL-6、TNF-α以及NF-κB p65表达及血清肌酐、尿素氮以及尿液中肾损伤分子1(KIM-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的水平。结果:干热对照组大鼠血清肌酐、尿素以及尿液中KIM-1、NGAL水平均较常温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不同浓度姜黄素预处理组大鼠血清肌酐、尿素以及尿液中KIM-1、NGAL均较干热对照组有所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热对照组大鼠肾组织中IL-1β、IL-6、TNF-α以及NF-κB p65、磷酸化IκB-α的表达较常温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姜黄素处理组大鼠随着姜黄素浓度的升高各指标较干热对照组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P0.05)。结论:姜黄素对于干热环境下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是与抑制NF-κB的表达降低细胞炎症反应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