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海岸迎风坡植被恢复是海岸带破坏生态系统修复的重要内容。本试验在广东中山市五桂山海岸带迎风坡(海拔300 m)选择了3种用于植被恢复的人工造林植物,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云南石梓(Gmelina arborea)和2个同地点的野生种降真香(Acronychia pedunculata)与鸭脚木(Schefflera octophylla)作为实验材料,研究4年后3种造林树种对海岸迎风坡环境的适应。测定5种植物叶片的解剖特征、气孔形态、气孔密度(SD)和大小(SL)、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等生理特性。结果表明,(1)5种植物的叶片解剖特征在迎风坡和背风坡都没有明显差异,除红锥外,SD和SL在两坡面也未表现出显著变化;(2)红锥和云南石梓在迎风坡显示出低的WUE,野生种降真香和鸭脚木有潜在的高的WUE,而米老排在迎风坡显示出对迎风坡造林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3)5种植物叶片解剖特征和光合行为对潜在的水分胁迫响应的表型可塑性变化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2.
以生长在交通繁忙的东莞大道沿线的4种常见乡土绿化树种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海南蒲桃(Syzygium hainanense)、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 var. pusillifolia)和樟树(Cinnamomum philippinense)为材料,研究了城市交通尾气污染对植物的影响以及乡土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适应特征。结果表明,4种植物的气孔形态没有明显差异,但污染环境中的气孔密度均显著增加,其中山杜英增加幅度最大。各树种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发生了不同的适应性变化,但变化规律不一致。除樟树外,其它3种植物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均提高,但气孔导度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不一致。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响应程度和方式存在种间差异。因此,4种植物通过形态和生理可塑性的改变以适应交通尾气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