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4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预测物种的适生区对于物种资源的评估、保护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管理非常重要。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的过度开发,冷水性无脊椎动物的衰减速度比在陆地和海洋生活的无脊椎动物都要高。目前关于中国淡水钩虾分布方面的研究很少,本研究基于103个地表淡水钩虾的不同分布位点和广布种湖泊钩虾Gammarus lacustris 23个不同分布位点以及32个环境因子数据,使用生态位模型(Maxent)预测了淡水钩虾和湖泊钩虾在我国的适生分布区域。结果显示淡水钩虾非常适合分布在我国的一些偏远山区,如长白山、太行山、横断山、天山、昆仑山和祁连山,而青藏高原的东部、西部边缘地区和南部分布地区、尼泊尔、不丹和朝鲜半岛也是淡水钩虾的潜在适生区域,但淡水钩虾在我国华南、华中和华北的平原地区分布却很少,其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与-10℃和5℃1月平均气温线间的区域相似。淡水钩虾是典型的狭温性物种,在不适宜温度条件下很难存活,这可能也是限制其扩散和存活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2.
应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δ13C、δ15N)对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采自长江中游干流宜昌、荆州、石首、监利、城陵矶、鄂州、九江和湖口江段的44种鱼类及3种水生无脊椎动物进行了营养级研究。长江中游干流鱼类的δ13C值范围﹣33.83‰(鳙Aristichthys nobilis) ~ ﹣17.36‰(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δ15N值范围4.83‰(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15.13‰(翘嘴鲌Culter alburnus)。以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的δ15N均值5.48‰作为营养级基准线(营养级 = 2),计算出该江段水生动物的营养级处于2.42 ~ 4.88,主要集中在2.83 ~ 3.61之间,鱼类平均营养级为3.28。营养级大于2.83的鱼类种类数量占了总生物种数的80.85%。大刺鳅(Mastacembelus armatus)和长春鳊(Parabramis pekinensis)营养级最低,分别为2.42 ± 0.49和2.56 ± 0.52,营养层级大于4.0的高级消费者为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鳙和长蛇鮈(Saurogobio dumerili),分别为4.88 ± 0.01、4.37 ± 0.27、4.32 ± 0.35和4.09 ± 0.78,小黄黝鱼(Micropercops swinhonis)、鱤(Elopichthys bambusa)、鱖(Siniperca chuatsi)、翘嘴鲌、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和南方鲇的营养级分别3.99、3.92 ± 0.16、3.89 ± 0.27、3.87 ± 0.62、3.59 ± 0.69和3.59 ± 0.57。本研究旨为长江中游渔业资源评估及其合理利用提供基础科学资料,为进一步研究长江中游干流渔业资源营养结构的动态变化及受人为活动干扰影响等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生物标本馆的设计与工艺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标本是从事生物区系分类、形态解剖、系统进化以及其他生物学研究的基础材料,是物种多样性的具体体现。随着生物标本的积累,我国对生物标本储藏的需求也日益增多。着重探讨了有关生物标本馆的设计、标本贮藏的环境条件以及贮藏过程中潜在危害的防治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洞穴蜘蛛多样性及其对洞穴环境的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洞穴蜘蛛的多样性、地理分布信息进行了详细的闸述.初步探讨了洞穴蜘蛛对洞穴环境的适应性特征及其进化机制.我国洞穴蜘蛛目前已知16科27属80种,其巾暗蛛科、弱蛛科、泰莱蛛科和巨蟹蛛科物种最多;在属级阶元上,以弱蛛属Leptoneta14种、泰莱蛛属Telema lO种、龙角蛛属Draamar如和巾遁蛛属Sinopoda各9种,宽隙蛛属Platocoelotes 8种居多.我国洞穴蜘蛛主要集中分布在贵卅、海南、云南、北京、浙江、广西等喀斯特洞穴较为密集地区,在河北、河南、湖北和湖南也有部分报道.在不同地区分布的洞穴蜘蛛类群或优势类群及区系成分等都存在较大差异.洞穴蜘蛛中约有20%~30%的种类凶为长期生活在黑暗无光、食物匮乏以及缺乏温度和光周期的季节调节等特殊环境,出现了一些地表生境蜘蛛类群中所没有的刘洞穴环境的适应性特征,如缺乏体色素、眼退化共至无眼、附肢延长、全身牛有很多具较敏锐触觉和嗅觉功能的感觉毛、繁殖无季节性、耗氧量降低而新陈代谢缓慢、代谢率降低、产牛的后代少、单个卵粒包含更多的营养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