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同域分布的有蹄类动物面临食物资源竞争,而食物又是影响野生动物生存的关键因子之一,研究不同种类动物的食物构成可以反映其对栖息地条件的适应程度。本研究通过粪便显微分析法,对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鹿(Cervus elaphus)和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的冬、夏季食物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马鹿在夏季取食22科48种植物,中华斑羚取食15科31种植物;在冬季,马鹿取食17科32种植物,中华斑羚取食13科23种植物。Pianka重叠指数显示,夏季时马鹿与中华斑羚食物重叠度为85.4%,冬季重叠度为77.6%。使用Levins指数计算,夏季时马鹿与中华斑羚的营养生态位分别是13.71和5.34,冬季时分别是11.08和4.02。在同一季节,马鹿取食植物的丰富度和均匀度均大于中华斑羚。本研究结果表明,马鹿与中华斑羚的食物选择对季节性食物资源变化具有适应性,但马鹿对环境的适应性高于中华斑羚;鉴于马鹿的分布范围广、种群数量多,建议在对物种与栖息地的保护中侧重于中华斑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