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细胞的冻存与复苏是杂交瘤单克隆抗体(MCAb)研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不但融合得不到成功,而且得到有价值的杂交瘤也会丧失掉.一、细胞的冻存在液氮中冷冻是保存杂交瘤细胞(或骨髓瘤细胞)最好的方法.在MCAb的研制中,一旦测得较有价值的阳性孔,就要一面进行克隆化,一面扩大培养,并冻存起来,以防体  相似文献   

2.
用亲和层析纯化的酵母表达重组人内皮抑素为抗原,经皮下多点注射免疫Balb/c小鼠,鼠抗血清效价达到1:10000,选免疫效果最好的小鼠,取其脾细胞用PEG法与同系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通过间接ELISA法对杂交瘤细胞进行筛选,对阳性孔进行有限稀稀,经3次亚克隆获得4株阳性杂交瘤细胞。  相似文献   

3.
<正> 在细胞培养技术中,支原体污染细胞系是一常见问题。受污染细胞的生长和代谢均受到影响,在用该细胞作免疫学试验时。就有可能产生异常结果.尤其在单克隆抗体制备中,污染支原体的骨髓瘤或杂交瘤细胞会导致融合失败或抗体分泌能力下降以至丧失。支原体污染细胞的危害之大,研究建立控制支原体污染的方法也就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用登革热Ⅰ型病毒(夏威夷株)兔疫的小白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7个产生抗登革热Ⅰ型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这些杂交瘤细胞上清液及小鼠腹水抗体均用间接兔疫荧光法检测,其中3个杂交瘤细胞系产生的抗体对登革热Ⅰ型病毒具有型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为制备分泌抗卵清蛋白的杂交瘤细胞,以高纯度的卵清蛋白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脏细胞和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杂交瘤细胞,用ELISA间接法检测上清液中的抗卵清蛋白抗体效价,经3次单克隆化筛选,获得5株分泌抗卵清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  相似文献   

6.
小鼠杂交瘤单克隆抗体来源稳定、后期易制备、产量高,是免疫学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抗体。传统的耗时费力的杂交瘤制备技术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文中从抗原设计筛选、B细胞富集与筛选、骨髓瘤细胞的改造、融合技术的改进、阳性杂交瘤细胞筛选及单克隆抗体性能快速测定中所涉及的快速制备技术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系统化的小鼠杂交瘤单克隆抗体的快速制备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单克隆抗体技术是近年来医学上的一项重大突破。新技术的发展明显地促进了从有机体、细胞、组织或生物液中纯化和鉴定某些分子的工作。单克隆抗体技术主要是将小鼠骨髓瘤细胞和免疫动物的脾细胞融合产生杂交瘤细胞。因为骨髓瘤细胞是一单个的恶变细胞增殖的克隆化细胞,在体外有无限增殖力。它好像多发性骨髓瘤病人产生单一个的免疫球蛋白一样,可以分泌大量化学结构均一的免疫球蛋白,但其特异性难以测知。而经抗原激活的B细胞虽然能产生针对抗原的高度特异的抗体,但它在体  相似文献   

8.
囊素与杂交瘤细胞的结合及结合肽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囊素(BS)是禽类和哺乳动物中具有重要免疫调节功能的多肽,能有效促进杂交瘤细胞抗体的分泌,为探讨杂交瘤细胞是否有BS受体分子的表达。【方法和结果】本研究采用荧光显微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的方法,检测BS与杂交瘤细胞的结合特性。实验结果证实BS与杂交瘤细胞的结合具有特异性、趋饱和性和可逆性。为进一步分析BS与杂交瘤细胞的结合位点,实验中以BS分子作为靶标,对噬菌体随机12肽库进行了4轮亲和筛选,ELISA和竞争抑制试验显示2个噬菌体克隆能特异性与BS结合。对阳性噬菌体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分析表明,其插入的12肽分别为:ACTKHLCLLQPL、MSCNDTLCLLPN,保守序列为LCLL。体外实验表明,2个人工合成的12均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BS与杂交瘤细胞的特异性结合。【结论】本研究表明杂交瘤细胞具有BS结合的受体,这为进一步研究BS促杂交瘤细胞抗体分泌的信号传导通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用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杂交的技术以产生单克隆抗体,已经广泛地引起了学者们的兴趣。这项技术的主要缺点之一就是由于抗原特异性的杂交瘤细胞产生率很低,因此必须用大量的细胞进行融合,维持和筛选其是否产生抗体。这种令人失望的比率已经限制了杂交瘤技术的应用,并给杂交瘤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困难。作者们这里发表的两种技术,可在细胞融合后大大提高杂交瘤产量。  相似文献   

10.
用于大量制备单克隆抗体的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杂交瘤细胞的选择性培养由于脾细胞同骨髓瘤细胞的混合物。在经过上述融合处理后,不是所有的细胞都能融合。再加,细胞融合本身又是一随机过程,除脾、瘤二细胞间的融合外,还伴有脾细胞与脾细胞及瘤细胞与瘤细胞间的自身融合。因此,紧随细胞融合之后,即应迅速将其移入含有HAT(次黄嘌呤、氨基喋呤和胸腺嘧啶核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